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有诗,我觉得写的挺好。
“总有,
那么一棵树,
躲在角落里,
静静等待着,
一树花开。”
这诗是我写的。写这诗的时候,我才十八岁,嘴上刚刚长出来绒绒的小胡子,那时刚刚摆脱了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尴尬境地。我也在等待着那一树花开,满怀着春天的希望和憧憬,却始终没有找到开花的树。
三姥爷说,“大外孙子啊,不是所有的树都开花啊!”
我说,“那我也得闯世界,混生活,我可不想窝在家里。”
三姥爷说,“大外孙子啊,该打得架我都打了;该跑的道,我都跑了;该喝的酒,我也都喝了,能咋地?都是扯淡啊,扯别的都没用。”
那些年,我还是相信满树的姹紫嫣红,相信江湖上的道骨仙风,也相信朋友之间的侠肝义胆,泪洒红唇。三姥爷混在车间里吆五喝六,满世界的七个不服八个不愤。工厂外面的红砖墙,被雨水洗刷的一尘不染,如同三姥爷常年舍不得脱下来的绿军装,绿里透着白。三姥爷常挂到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服就干他,直到干他服为止。
我相信,我就属于那个年代。成天穿着绿军装,扎着皮带,到处去吆五喝六。窜到胡同子里,也能有一大堆孩子们过来顶礼膜拜,看着他们拜见山大王的样子,我的心里徒然升起一种洋洋自得的神情。我期待着自己能从小孩子王,蜕变成我们那个胡同的黑老大,让谁给我买个雪糕,他就去街边的雪糕店给我整个最好的雪糕,连吭声都不敢。要是真的吭声了,我也会上去一个扁踹,把他踢到阴沟里,让他还敢在我的地盘上撒野,让他不认识我这个黑老大。
我倒是没有变成黑老大,就随着这个时代的洪流翻云覆雨。我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倒腾小笔记本挣钱,我就从五爱市场批点各种本子,走街串巷。实在不行,我就拣破烂,拣瓶子,换点零花钱。我也欺负过胡同里的小孩,让他们每天上学的时候,经过我用铁锹给他们修的路的时候,都要交上元角钱,算是买路的盘餐。当然,这些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都没少干,因为那个时候,谁要是不比谁强,谁就会被拉扯下来,一顿胖揍。我就是在这样的胖揍之中成长起来,然后我再揍他们。
三姥爷的老工友张老七却性情温和,听说以前不这样。我没有见过张老七年轻的时候什么样,当我从三姥爷的嘴里知道这个张老七的时候,他已经退休好几年了。人到了这个年龄,性格会随着酒量消失的无影无踪,酒量也消失殆尽,这是我总结出来的规矩。不过,张老七却出色地完成了从一个倔老头到笑面弥勒佛的蜕变。张老七像个老顽童,每天开心得不得了,骑着个破自行车也不扶把,做着个怪态,装自己是猪八戒,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三姥爷跟我说,张老七是去歪脖老母拜过佛,回来之后就悟道了。我就想,歪脖老母可以点化人,真的有那么多人需要点化吗?当我后来看到市政府广场上,每周都有一车车的老头老太太去歪脖老母的时候,我相信了。
三姥爷和张老七可以说是亦师亦友,三姥爷为数不多的喝茶经历却是和张老七有关。要不然,他都是以喝酒为主。他有一个大搪瓷缸子,缸子是白色的,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搪瓷缸子长满了茶锈,是褐色的。三姥爷说,“张老七就爱喝茉莉花茶叶沫子,起初我也不想喝,后来喝上就觉得浑身上下都散着茉莉花香。”我问三姥爷,“比酒好喝不?”
三姥爷说,“不是一种喝法,味儿不一样,尤其是爱听张老七瞎白话。跟讲评书一样。”
我说,“三姥爷啊,你老是没赶上学文化,听谁讲话都觉得好听。”
三姥爷说,“不一样,张老七说话中听。”
听厂子里的工人们说,张老七没少劝三姥爷,“老三啊,我看你还是去歪脖老母看看,会有新的收获。”
三姥爷说什么也不去,我坚信他老人家就是五百年前,在五指山受戒的孙悟空转世。三姥爷说,“我就是神仙,神仙和神仙的沟通,得喝点啊,上香能保佑啥?”
张老七说,“你是修行没到啊,修行到了自动就找到那个歪脖子老母啦。”这话说的也对,要不然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头老太太,往歪脖老母那里跑。三姥爷也没有当回事,张老七在工厂的日子为数不多啦,听说办的是病退,提前进入休假模式,领着退休金云游四海。张老七完美地错过了下岗高峰期,有人说,这就是点子。我说是修行。
有一次,张老七到市场买菜,正好看到一个妈妈正在打他儿子,边打边说,“不中用的玩意,去打个酱油,还丢了十块钱。”儿子在一旁抹着眼泪瓣子。当面教子,或许这个妈妈读过这句话,人越聚越多,她却没完没了。张老七骑个破自行车正好去买菜,他瘦高个,正好左眼眉毛上有颗痣,远远望去像落下个苍蝇。他一看,这孩子哭哭咧咧,这哪行啊,做妈妈的也没有跟孩子说明白。上去就把自己买菜的十块钱递了上去,“孩子妈妈,正好我刚刚在路上捡了十块钱,没想到是这个孩子丢的,赶紧去买酱油去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孩子妈妈转怒为笑,猛然间抬头,看到一个瘦高个,眉毛上有颗痣,忙搭话,“你不是那个张老七吗,听说你去歪脖老母啦?”
“不重要,不重要,别打孩子,钱找到就好。”张老七说完,骑着自行车空俩爪子回家了,当然回家之后多大岁数也得跪搓衣板啦,老婆说,“这么大个人啦,怎么还买个菜都丢三落四的。”
我找三姥爷问,“这个张老七佛系了,你说,我找找他问问钱程行不行?”
三姥爷说,“啥前程?”
我说,“就想问问我啥时候能挣上钱?”
三姥爷,“那玩意问啥?多一块钱吃馒头,少一块钱喝西北风。”
我没有信三姥爷的话,在三姥爷和张老七喝茶的那暂,偷偷去了他们经常去厂子旁的小黑屋。屋里昏暗,就在厂子旁边的平房里,是原来收室改的。屋子里有个噗噗冒气的大水壶,坐在炉子上,开心地叫着。我知道他们在那里喝茶下象棋,是我偷偷地跟脚才知道的。三姥爷把喝茶的仪式看得很神圣,似乎喝了茶之后就变得相当有文化,时不时地和我冒出几句文词,什么“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什么“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一时间三姥爷把喝茶作为人生的头等大事啦。
简介关于红妆伐谋平京城里的人都有些不确定云家小庶女是不是癫了。听说她与国公府的梁七郎两情相悦,本来确实门不当户不对,人家长辈膈应两句也很正常,她却起了脾气说不嫁了。未来的婆母花了五千两银子特意上门赔礼道歉都没息了她的怒气,回头还把梁七郎的未婚妻给约到酒楼...
作品简介关于退婚后,喻少他跪求复合真千金归来,黎清歌这个假千金被赶出宋家,准备回到传闻中穷困潦倒的农村家庭。岂料,所谓的农村家庭实则是京市顶级豪门,一回家,她便成了父母疼爱哥哥宠,豪门亿万家产的继承人。黎清歌表示钱太多了,花不完,根本花不完!家里还给她安排一个顶级豪门的婚...
被无数强者誉为现代雇佣兵中的神话,兵王之王的王庸,得报大仇后幡然悔悟。决定按照母亲遗愿,回归生活,做一个平庸而普通的人。因走后门得罪了冷艳女总裁,被聘用为了保安。而女总裁又阴差阳错,成为了他的房客。树欲静而风不止,想做一个普通人的他,真的能得偿所愿吗?当一个个身份不同,风格迥异的美女,围绕在一个普通保安的身边,他真的能做到心如止水,走马观花吗?第一章王者归来 四月初的阳光明媚清澈,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让人忍不住心情开朗而愉悦。但来陵园扫墓的人,心情却怎么都不会舒畅的起来。有些人面色阴霾,有些人泣不成声。可也有些人,表面上很伤心,心中却是在偷笑。就像戚蔓菁,她每次来扫墓祭奠自己那已经死掉了三年的亡夫,心情都会格外愉快。通常,女人一过了二十五岁,就会开始走下坡路。但她,却是个例外。优渥的生活,各种各样的顶级保养品滋润使得她,皮肤依旧光洁水嫩的像是少女。不过,比之少女的青涩,她却像是一只成熟的水蜜桃一般,浑身上下散发着甜蜜诱人的气息。饶是在这种环境下,周围前来扫墓的男人,多数还是会忍不住将视线落在她身上而舍不得挪开。一个身材高窕玲珑,穿着高贵却又不庸俗,即便是清汤挂面,依旧显得娇娆妩媚的成熟气质女子,脸上挂着冰冷和淡淡的忧伤,还有比这更让男人心动的尤物吗?尤其是那些自觉事业有所小成,三四十岁的成功男士。虽说他们比年轻男人更加懂得收敛真实想法,却依旧控制不住,时不时偷偷投去一瞥。纷纷背着家人,亲戚,心中活络盘算着如何能和她联系上。...
沈玫郁追唐喻的时候,追的轰轰烈烈,学校无人不知。那时沈家还没破产,她还是沈家娇艳动人的玫瑰。沈家破产,曾经的小孔雀从天堂跌落。为了还清家里的债务,沈玫郁只能选择辍学。多年后,沈玫郁帮闺蜜相亲再次遇见那个高贵清雅的男人。他一身工整白色衬衣,眉眼玩味,你是庄羽然?她尴尬不知所措。没想到几天之后,他空降变成她的领导以钟情玫瑰...
穿越李元芳,神探竟是我自己,最开心的事情有两件第一,犯人被我揭穿真面目,狗急跳墙要对侦探动手,我笑眯眯的拔出了刀第二,身边有个狄胖胖,每次遇到案件,我总是忍不住问一句怀英,你怎么看?(书友群7976o71o4)...
修仙爽文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大乘,人仙,地仙,金仙,大罗金仙,仙尊,仙王,至尊仙王,帝仙尊王,转轮仙帝。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仙塔尖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