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6页(第1页)

  件一奏再奏,多重奏至六、七次,表现他为北宋政权的巩固而出谋画策不惜呕心沥

  血。在这一时期,他的进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件大事上:

  第一件大事是,先是他按照儒家传统的治国之道的要求进陈了&1dquo;三言”、

  &1dquo;五规”。他的&1dquo;三言”是指关系国家盛衰的君道、官吏、军队三大关键问题如何

  改进。他把三个问题分别称之&1dquo;陈三德”,&1dquo;言御臣”,&1dquo;言练兵”。关于君道问

  题他提出了仁君大德有三,曰仁,曰明,曰武。其大意是作为一个好的君主,必须

  搞好自己的修养,提出人君的标准之一是&1dquo;仁”,主要是&1dquo;兴教化,修政治,养百

  姓,利万物”;标准之二是&1dquo;明”,主要是&1dquo;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

  第三是&1dquo;武”,是要做到&1dquo;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疑。”他认为,

  上述三条是人君治好国家的根本条件,因为在他看来,国家之盛衰系于人君一身。

  ·他把国家命运完全寄托于皇帝。所谓&1dquo;御臣”,主要讲的是对官吏的选拔和赏罚,

  他说:&1dquo;臣闻致治之道无他在,三而已。一曰任官,二曰信赏,三曰必罚。”在

  &1dquo;言练兵”一条中,他提出了整顿军队的意见,主张精简军队,提高战斗素质。

  关于&1dquo;正规”之谏,是在&1dquo;陈三德”的基础上进行规劝人君治理好国家,提出

  的一些补充意见。所谓&1dquo;五规”,第一规谓之&1dquo;保业”,劝诫皇帝要&1dquo;夙兴夜寐,

  兢兢业业”地求治,说明国家政权&1dquo;得之至艰,守之至难”的道理。第二规谓之

  &1dquo;惜时”,就是要求皇帝不失时机&1dquo;立纲布纪,定万世之业”,他把皇帝基业比做

  一座巨室,要求守巨室将以传其子孙的皇帝&1dquo;实其基堂,壮其柱石,强其栋梁,高

  其垣塘,严其关键。”巨室筑成之后,要求做到使其&1dquo;亘千万年无颓坏。”他说:

  &1dquo;夫君者国之堂基也;礼法者,柱石也;公卿者,栋梁也;百吏者,茨盖也;将帅

  者,垣塘也;甲兵者,关键也。是六者不可不朝念而夕思也。”这段话表明了司马

  光治国思想的基本观点,完全是一派封建贤臣的金玉良言。第三规谓之&1dquo;远谋”,

  劝皇帝要有深谋远虑,&1dquo;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第四规谓之&1dquo;重微”,劝皇

  帝时时警惕,做到防微杜渐,&1dquo;销恶于未萌,洱祸于未形。”第五规谓之&1dquo;务实”,

  强调&1dquo;为国家者必先实而后文”,凡一切政教设施,必须讲求实际,做到&1dquo;拨去浮

  文,悉敦本实。”以上五规均以&1dquo;保业”为目的,其余四规都是为实现这一目的的

  具体途径。

  &1dquo;三言”,&1dquo;五规”的提出,构成了司马光治国之道的方案,也是他的政论思

  想之纲目和明确的施政纲领。这些建议虽不曾被最高统治者所采用,但却在统治者

  集团内部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第二件大事是继续恳请建储。这是司马光为谏官之后所关注的第二件大事。作

  谏官之前,他曾接连三次上疏,力陈早日建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任谏官后的第一

  次面见仁宗皇帝,就当面提醒他说:&1dquo;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顾栋高《司马温公年谱》卷2)仁宗帝也当面赞扬了他的上疏是&1dquo;忠臣之言”。可

  是事隔很久,仍未实行,为此,司马光又继续上疏,催促仁宗接纳他的请求,结果

  终于使仁宗帝下了决心,把他的奏章送中书省会议定实行。事隔不久,仁宗将其

  堂兄濮安懿王赵永让的第13子赵曙立为皇太子。两年以后,仁宗就死了,遗诏命赵

  曙即位,他就是宋英宗。这个关系到统治核心是否稳固的大问题,在司马光的努力

  下,终于得到了解决。

  第三件大事是调解英宗和皇太后的皇室内部矛盾。宋仁宗于嘉祐八年(1o63年)

  三月病故,赵曙于四月一日正式即皇位,几天之后生了重病,不能亲政,由皇太后

  曹氏垂帘,代管军国大事。当时北宋统治表面平静,实际上是内外矛盾尖锐,处在

  危机四伏之中。司马光等人为此忧心忡忡,深怕不是亲生母子的曹太后同英宗皇帝

  不和,造成统治核心的分裂。情况确实如此,英宗多病,同母太后的关系时好时坏,

  在病重时对母后&1dquo;时有不逊语”,加上有人从中离间,弄得太后大不高兴,一些曾

  反对立英宗为太子的大臣就&1dquo;乘机阴进废立之说”(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卷1)。

  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两宫的矛盾日益加深,司马光绞尽脑汁,一再上疏调和两宫的

  关系,重点是明陈两宫不和的危害性,苦口婆心地劝导英宗孝谨太后,在他的调停

  下终于收到很好的效果,从而巩固了统治核心的内部团结,避免了一场危机的生。

热门小说推荐
大乾江陵府元江县赵康萧玲珑

大乾江陵府元江县赵康萧玲珑

作品简介兵荒马乱的世道,赵康一朝穿越成乾国元江县九品县令。胸无大志的他并不想争霸天下,只想当个混吃等死,为非作歹的土皇帝。于是在元江县出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老八洗...

梦入红楼

梦入红楼

作品简介新书红楼大贵族已布,重启红楼路,这一次,不一样的梦,更美的梦。不意踏入红楼,走一段红楼路。(新书已布,快来围观)  VIp群一一零,八一六,一六一...

红楼之尴尬夫妻

红楼之尴尬夫妻

穿到红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了红楼里最尴尬的人。好在自己不是一个人,可丈夫比自己更尴尬,这就尴尬了。...

穿越北宋之小人物

穿越北宋之小人物

楚玉心里苦啊,人家穿越就是簪缨世族,富贵之家,高床软枕。她穿越到一个被卖到乡下的小姑娘身上,家徒四壁。想法设法的寻找回家之路,却是波折不断此文没有男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穿越北宋之小人物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