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35章 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第2页)

喜欢料敌从宽的陛下,怕中国步了罗马,步了印加的后尘,被蛮族所消灭,这是理所当然的。

「现在不合适。」张居正十分生硬的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反对,这次轮到他沉默了,这种严肃政论的理论,其实真的要生根芽开花结果,需要的时间,绝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以百年为跨度,现在做,似乎真的不算太早,甚至看起来有点晚。

「看起来,朕没法说服先生,先生也没办法说服朕,那这就难办了。」朱翊钧笑容满面的说道:「就是一卷书罢了,朕不觉得有什麽,而且多数人大概连看都不会看一眼,买了也是放在书架上落灰而已,要不刊行天下?」

「朕觉得没什麽大不了的,先生太把它当回事了,虽然有自然而然的推论,但朕不信,一卷书,还能把大明给亡了?」

阶级论的第三卷斗争,其实就是给大明必亡提供了理论基础,但理论归理论,理论要指导实践,那是真的太难了,前吏部尚书杨博还是心学大拿,关于知行合一致良知理解十分深入,但杨博就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考中进士已经是人中龙凤,踏上仕途,爬到吏部尚书这等高位,在宦海沉浮,实力和运气都是顶尖的,即便如此,知道和要去做,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大明官僚在讨论问题的时候,都会极力的去避免阶级论的内容,反而更多的引述矛盾说,因为阶级论里面的内容过于反贼了,事实上,阶级论的受众很少,甚至说,当下的时代,也就大明明公们,决策方向和路线的时候需要这种理论支持。

这就是朱翊钧的想法,理论不过只是理论罢了,但日后有用到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用。

「臣遵旨。」张居正最后选择了妥协,其实皇帝也妥协了,没必要为了一本书闹到君臣离心离德的地步。

陛下的妥协在于不进行刻意推广,书架上摆上,不做大力的宣传,更不用说纳入科举,而张居正的妥协是,接受皇帝的乱命。

张居正的妥协是没办法,他只能妥协,陛下又不是十岁孩子了,现在张居正也阻拦不了,皇帝有的是办法,比如给他升个官,把宜城伯变成宜城侯,让他颐养天年。

张居正和陛下聊起了国事,南京铸钱局丶松江铁马厂丶兰州毛呢厂这些官厂,陇汴驰道的修建进度,今年海贸的规模等等,随后才选择了告辞。

「啊!忘记了,又不是我写的,怎麽能署我的名!」张居正这才想起了这次入宫的第二个目的,这阶级论的第三卷,陛下爱写谁的名字写谁的,唯独不能写他张居正的!

这要是写他张居正的名字,日后春秋论断,他张居正岂不是成了大明头号反贼了吗?

张居正立刻赶了回去,再次请见,跟皇帝一顿唇枪舌战,拍着桌子,这个反贼的名号,他绝不肯背!皇帝要他背,他就辞官回乡去,连宜城伯都不做了,皇帝再逼迫,他就学那朱纨自杀明志。

他堂堂大明再次伟大第一功臣,决计不会允许身后名和反贼有任何的瓜葛!

这件事很重要,至少对他而言。

朱翊钧也拗不过,最后答应了下来,折中了下,以朱中兴的笔名进行了刊行,朱中兴这个笔名,民间一般认为是张居正的笔名,但朝中官员都很清楚,这就是皇帝的笔名。

绥远丶陕西的旱灾,情况比朱翊钧想的要好很多很多,水利工程的修建丶更多救荒粮的栽种丶水肥,这三管齐下之下,旱灾的问题并不是恶劣到地方无法收拾的地步。

降水量减少并不是谎报,而潘季训丶沈一贯请旨减免七成的田赋就能渡过难关,也不是吹牛,陕西丶甘肃丶绥远,加起来的丁口才不到八百万,而且还主要集中在旱情不是特别严重的关中,实际上的旱灾影响没有想像的那麽严重。

地广人稀,土地的产出能够满足需求,即便是再旱,只要没有大规模的人祸,就不会酿出饥荒来,就怕有人屯粮兼并。

六百五十万石粮草的支援,潘季训只要了二十万石,如果有缺再要,潘季训在奏疏里郑重的感谢皇帝的圣恩,放到以前,那都是等到饥荒蔓延,流民闹出民变来,朝廷才会象徵性的处理下,而且多数以剿为主。

这仅仅是降雨量减少,朝廷就做出了响应,这对边方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朝廷明公不是不知道降雨量减少的危害,也不是不知道如何处置,是以前,朝廷也没有那个财力。

经济权力等同于政治权力,没有经济基础,很多政令的推行,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正如同大明皇帝预言的那样,阶级论斗争卷悄无声息的上架了皇庄,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波澜,都是跟着前两卷搭配着销售,看起来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也没有掀起什麽风力。

「哎。」张居正看着手中这本奏疏,是一名科道言官对于陕甘绥三地推行的减租法的批评,张居正叹气的原因,不是奏疏内容,而是这里面引用了斗争卷的内容。

虽然句句不提,但主旨太明确了,但张居正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科道言官读了斗争卷,而且聊熟于心。

这本奏疏内容是批评减租法有漏洞,在这名科道言官眼里,朝廷的政令,不应该以倡导为主。

这名科道言官认为:立刻停止陕甘绥等地的粮食对外买卖,不允许粮食出关,防止乡贤缙绅跑路;同样,要对乡贤缙绅家中存粮进行查问,要做到心中有数;在需要开设粥棚的时候,也不至于临时抱佛脚,府库空了找不到粮,必要时要收粮赈灾;

最重要的是对于不肯减租,弄虚作假的乡贤缙绅,给予严厉惩罚,处罚金起步,最高抄家等等,一共补足了七个具体的规定。

整本奏疏就一个核心逻辑:历来造反的,都是种田的人,没听说商人能闹翻了天。

「这《收粮赈灾疏》没有问题。」王崇古看完了奏疏疑惑的问道:「元辅叹什麽气呢?」

「他的意思就是搞清楚敌人是谁,依靠大多数的穷民苦力,动拉拢有产者,限制乡贤缙绅阶级的特权,消灭不尊王命纲纪的乱臣贼子。」张居正看向了王崇古问道:「你还不知道我在担心什麽吗?」

王崇古一听就直接乐了,笑着说道:「不就是斗争卷那点东西吗?我儿王谦第一时间就买了,被我抢了去,他只能再买一本了。」

「我看了,陛下这一卷写得好啊,你写的那些矛盾说公私论,阶级卷丶分配卷,都是现现象丶分析问题丶找到原因,却不提供方案,这解决问题,不论什麽,都绕不开斗争这两个字。」

「我说元辅,你这才六十三,怎麽比我这个糟老头子胆子都小?陛下少壮,不用担心那些有的没的。」

什麽自然而然的推论,在王崇古看来,大明亡还是不亡,他们说了不算,大明要是再出个明英宗,明天就亡给你看,没有必要为了没有生的事情担心,当下大明需要就够了。

张居正想了想,觉得自己可能顾虑的比较多,笑着说道:「王次辅说的也是,与其担心那些有的没的,把陕西的旱灾解决才是燃眉之急。」

「这就对了嘛,咱都不是神仙,能把眼前的事处理好,就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我觉得把这本奏疏抄录之后,给申时行送去,浙江还田的事儿,这个思路是对的。」王崇古现在在内阁坐班,一些奏疏,他也要贴浮票,给陛下意见。

申时行要把浙江还田的事办妥当了,这本收粮疏,就是解题的办法之一。

张居正逐渐放下了对斗争卷的担忧,这种需要宦海沉浮才能理解的枯燥经文,不必过分担心。

热门小说推荐
穿书女尊,我为你而来

穿书女尊,我为你而来

叶倾染一朝醒来,穿到了正在看的那本书里,本来自觉无颜见人,她堂堂令人闻风丧胆的异能局高手,竟然因为熬夜猝死?!记忆接收完毕,惊喜大过懊恼来到这本书里,岂不是有机会救她的心上白月光?!于是乎一路赶到京城,抢婚打人杀蜂斩蝶,搅得京都城里风起云涌!最后暗戳戳的撺掇她老娘搞事情将昏庸无能的皇帝从高高在上的王座上拉了穿书女尊,我为你而来...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婚礼上,她哥哥抢走了他的准新娘。她主动找到他说婚礼继续,我嫁给你。他是她暗恋多年的男神,于是婚后开启了一段含蓄的追夫之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之后,她终于明白她捂不热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向来对他言听计从的她,某天终于提出我要和你离婚。怎么了?爱一个人好累好累。那被一个人爱呢?我不知道,你都没爱过我。那我从明天开始爱你。其实她什么也不知道,他除了不对她说爱,是个人都看得出她是他捧在手心里的一块宝。...

宿主她专注种田

宿主她专注种田

优质精品图书推荐...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圈子里混了大半辈子,陈旭东明白一个道理搞什么破鞋,搞钱才是真理!...

天灾末世,夫妻开挂成大佬

天灾末世,夫妻开挂成大佬

地震暴雨飓风洪水从极寒到极热温疫火山爆酸雨泥石泥在道德沦丧,人性泯灭的天灾末世第五年,丁慕死了。原以为会在地府与儿子团聚,却没想到上天又给了她一次重来的机会,还附送灵泉空间大礼包。这一世,她要做好万全准备,卖房搞钱,开启疯狂囤货模式,势要把俩娃养大。什么,这狗男人这一世为什么会出现?他说回来跟天灾末世,夫妻开挂成大佬...

秦总裁翻墙跪榴莲

秦总裁翻墙跪榴莲

被生父陷害,声名狼藉的夏夜半路被救,付出了自己的清白做代价。六年后她携一双萌宝强势回国,一路虐渣,还摇身一变成了帝都人人想要巴结的外科一把刀nannetbsp外界传闻,夏夜的两个孩子生父不详。对此,秦总裁有话说孩子的生父是我,很详细,dna报告都有!夏夜在微博公开回应可惜,我家户口本上没有你的名字。众人还没结婚,人人都有机会。入夜,秦总裁翻墙入房,跪在榴莲上,老婆,给个机会吧!...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