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九四的爻位与九三相同,也是中间之位。就外在的处境而言,这是一个极不稳定的位次,“上下无常”“进退无恒”,或者由中间之位上进到君位,也有可能由中间之位下退到深渊。这也就是人所遭遇到的时运,其所以表现为“无常”“无恒”,不能确定,是因为这种时运完全是外在于人的,由各种各样客观的偶然因素所造成,人的主观意志无法去确定掌握。九四在这种处境下,最值得去做的重要事情和九三一样,仍然是“进德修业”四个大字。但是更要“及时”,因为时不再来,机不可失,九四业已接近九五之君位,应该抓紧时机加强人格修养,不断激励自己奋上进。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原边注
广阔的蓝天是龙得以自由翱翔的理想所在,“飞龙在天”也就是龙的理想的完满实现。就人事而言,这是比喻一个具有龙德的君子经历了四个阶段的磨炼,一步一步地跃升到九五之尊的君位,从而克服了有德与无位的矛盾,实现了自己的人格理想。从龙的角度看,蓝天只是提供了实现理想的外在条件,自由翱翔才是理想的内在本质。对于一个真正体现了龙德的君子来说,也是同样的情形,九五之尊的君位并不是理想的本身,而是作为一个外在条件,参赞化育,造福于民,由此创建出顺天应人、“出庶物,万国咸宁”的丰功伟绩。
点评
《乾》卦六爻皆以龙为象,看起来共有六龙,实际上是同一条龙在六种不同的时位制约下的六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九五的爻象是“飞龙在天”,象征着这条龙经历了初之“潜”、二之“见”、三之“惕”、四之“跃”四个阶段腾飞上了蓝天。关于《文言传》的这一段言论,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先是明确指出九五取得至尊之君位的根本原因在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彼此之间追求亲附聚合的结果。就自然界的事物说,“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人类社会的情形也是同样,“圣人作而万物睹”。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与下层民众是属于同类的,他所推行的政策措施应民所求,合其所望,充分满足了民众的需要,这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亲附聚合的作用,赢得了民众的拥戴。其次,这段言论也含蓄地指出了君主应尽的职责。既然君主取得权力的原因在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那么他就应该坚守正中之德,奉行合群之道,不要高高在上,脱离民众,辜负他们的期望,否则就会变成一个孤家寡人,独夫民贼,从而丧失权力。最后,由君主应尽的职责可以进一步引申出判断君主是否合格的衡量标准。按照《周易》的体例,五为君位,这是一个固定的位次,阳爻居此位叫作九五之君,阴爻居此位叫作六五之君,阳不必善,阴不必恶,居此位者未必有德,德与位常常生矛盾,不相对称。《周易》六十四卦,共有六十四个君位,有的受到赞扬,有的则是受到了谴责和批评,有的合格,有的则是不合格,具体情况各有不同,衡量的标准却是确定无疑,根据君主应尽的职责来看他是否奉行合群之道,坚守正中之德。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点评
上九是一个受到谴责的君主的形象,因为他盲目亢进,“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不是一个能够有效履行领导职能的合格的君主。上九知进而不知退,受愚妄骄奢之心的支配,追求比九五更高的位次,这就好比太上皇一样,虽然尊贵无比,却丧失了行使权力的职位。由于高高在上,也不会有民众的亲附拥戴,得不到在下位的贤人的辅助。对于一个合格的君主来说,有位、有民,加上贤人的辅助,这是三个必备的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三个条件,动而有悔就是必然的了。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1]。“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注释
[1]舍《说文》“舍,市居曰舍。”《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耕者少舍。”《郑注》“舍,犹止也。”舍,是舍止、安居的意思。
原边注
这一节从人事应用的角度对爻辞的意蕴作了简明的概括,使爻辞的意蕴更为显豁,易于把握。
点评
初九之所以“潜龙勿用”,是因为穷居于下位。九二之所以“见龙在田”,是因为得其时而有了安居之处。九三之所以“终日乾乾”,是因为要从事“进德修业”的人格培养,在行事上磨炼。九四之所以“或跃在渊”,是因为人格的培养是一个“自试”的过程,必须树立坚强的主体意识,以自我为导向,严格要求,自我省察,自我试验。九五之所以“飞龙在天”,是因为九五既有为君之德,又有为君之位,可以大展鸿图,治理天下了。上九之所以“亢龙有悔”,是因为权力地位上升到了穷极之处,必然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乾元之所以“用九”,是因为只有通权达变,适应各种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乾元之道,才能收到天下大治的实效。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原边注
这一节从天道运行规律的角度进行解释,使天道与人事这两个层面的意蕴彼此印证,相互明。人事的应用是以“天则”即自然的法则为依据的,这种“天则”就是《周易》的一整套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也是深入理解《乾》卦六爻何以在不同的时位会有不同表现的关键。
点评
初九之所以“潜龙勿用”,是因为阳气处于潜伏阶段,时机尚不成熟。九二之所以“见龙在田”,是因为阳气已上升到地面,万物萌生,春意盎然,普天之下呈现一派文采光明的景象。九三之所以“终日乾乾”,是因为阳气上升到这个阶段,健动不已,与时俱进,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九四之所以“或跃在渊”,是因为阳气上升的趋势进入了变革阶段,在或上或下、或进或退之间疑而未定。九五之所以“飞龙在天”,是因为阳气通过变革进入了鼎盛阶段,万物结成了丰盛的硕果,其“出庶物”之天德业已圆满实现。上九之所以“亢龙有悔”,是因为天道的运行遵循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客观规律,阳气展到这个阶段已到了穷极之地,必然要向反面转化,走向衰落了。乾元之所以用九,是因为“天则”是一个完整的概念,由乾元和坤元两个基本原则所构成,互动互补,合之则两美,离之则两伤,在应用乾元之道时,决不可一味求刚,躁动冒进,应该懂得阴阳协调、刚柔并济的道理,随时随地向坤元寻求互补,以克服自己的片面性。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1]。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注释
[1]性是指万物内在的本性。情指这种本性外在的表现和功能。
原边注
这一节解释卦辞,对《彖传》的意蕴着重于从天道的层面进行阐。天道的本质是一个生生不已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细分为“元亨利贞”四个阶段,但也可以归结为“元亨”和“利贞”两个阶段。在“元亨”阶段,万物创始亨通,蓬勃生长,生机盎然;到了“利贞”阶段,结成硕果,收敛归藏,生长的过程顺利完成。《彖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万物各得其性命之正,这就是所谓“利贞者,性情也”的确切含义。
点评
万物顺从自己的天然之性情在广阔的天地间茁壮成长,自由挥,在总体上呈现为一种既是斑斓多彩而又和谐统一的生长景观。就本源的意义而言,形成这种生长景观的根本原因在于乾元之道的创始动,“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公无私,求利于天下万民,这种乾元之道是宇宙生生不已的动力资源,伟大得无以复加。其所具有的品德,可以用“刚健中正”四个字来概括。刚以体言,健兼用言,中者其行无过不及,正者其立不偏。此四者结为一体,纯粹精美,通过六爻的挥,展示贯通万物变化日新的情理,好比驾着六条巨龙翱翔于天空,行云施雨,促使万物各得其所,天下和平。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1],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2],后天而奉天时[3]。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注释
[1]辩通“辨”。《周易正义》“君子学以聚之者,九二从微而进,未在君位,故且习学以畜其德;问以辩之者,学有未了,更详问其事,以辩决于疑也。”[2]先天对客观形势的前瞻性的预见。[3]后天对其展后果的通盘的估量。
原边注
这一节再从人事的角度对六爻的意蕴进行阐,通过六爻由下到上的展序列论述君子人格的自我实现及其越所取得的阶段性的进展。
点评
初九属于人格的潜修阶段,虽有优秀的内在品质却“隐而未见”,没有外在的表现,虽有一些值得称道的行为却“行而未成”,缺乏磨炼,不够成熟。在此阶段,一个有远大志向的君子应当沉下心来,把人格的自我完善修养置于位,奋力追求,并且身体力行,贯彻落实到日常的行为之中,急于用世、不甘寂寞的莽撞做法是不合时宜的。
九二“见龙在田”,环境有了改善,才学得以展现,但仍然属于人格修养的积累阶段。在此阶段,应该在致知和力行两个方面下功夫。“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是致知方面的事,要勤奋学习,增进知识,讨论质问,明辨是非,使自己的学识上升到更高的水平。“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是力行方面的事,要以宽容之心待人,以仁爱之心行事,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识与行为的结合。通过这种努力,人格修养凝聚内敛,积累深厚,虽无为君之位,却有为君之德了。
九三、九四这两个爻位悬在半空,不上不下,或上或下,极不稳定,作为一种外在的时空环境,对君子人格的自我实现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而就人格修养来说,属于考验阶段。在此阶段,应警惕自励,扬自强不息的精神,进德修业,坚持理想,勇于担当,积极进取。
九五属于人格自我实现的完成阶段,在此阶段不称“君子”而改称“大人”,表明人格的修养已经上升到最高峰。《文言传》对这种高峰体验的描绘不着重于“君位”,而着重于“君德”。在《周易》的哲学体系中,“君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而是取法于“天德”。所谓“天德”即《乾》之四德,这是外在于人的客观自然的运行规律,表现为日月光耀的明察普照,四时代谢的井然有序,吉凶转化的神妙莫测。对于人类来说,由于天人合一,可以推天道以明人事,这种“天德”便成为君子从事人格修养所效法的对象,因而《乾》之四德也就是君子之四德的本源性的依据和价值的最高准则。但是,对“天德”的效法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不可能一步登天,只有一步一步地通过初九之“潜”、九二之“见”、九三之“惕”、九四之“跃”的四个阶段性的进展,逐次逼近,才能指望获得高峰体验,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天德”的底蕴。一旦把握了“天德”的客观规律,用于社会人事就会得心应手,无往不胜,“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挥卓有成效的领导作用。“先天”是指对客观形势的前瞻性的预见,“后天”是指对其展后果的通盘的估量,此二者的要点都是强调要按照“天德”的客观规律办事,切切不可主观臆断,任意妄为。
上九的“亢龙有悔”,恰恰是违反了客观规律,犯了错误。因为事物的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常常生进退、存亡、得丧的转化,如果违反了这条规律,“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导致事与愿违的悔恨也就是确定无疑的了。虽然如此,明达事理的圣人,“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却可以避免犯错。在这个世上,可以避免犯错的人,大概也只有圣人了。
喜欢侠影美颜请大家收藏侠影美颜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如果你能自由穿越任意世界,你的选择会是一条怎样的路?天朝九晚六两更,不定时加更。求推荐和收藏!神级穿越...
大明天启二年,萨尔浒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是更大的苦难降临在大明朝的辽东疆域。开原铁岭失陷,沈阳辽阳重镇尽没,辽西广宁一线,已经岌岌可危,从此刻开始,建州老奴对于自己曾经的宗主国产生了清晰的认知明失其鹿,则天下共逐之!但就在此刻,并不遥远的广宁城,出现了历史线之外的人物大明辽东巡抚的便宜外甥,领广宁城百户官的王琦,望着不远处的横刀而立的孙得功,眼中杀气弥漫。王百户攥了攥手上的钢刀他妈的叛徒神气什么!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辽东百户,只手遮明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简介关于破事精英狗子全都是我的社畜青年李然酒醉后魂穿破事精英世界,开局继承遗产万兽集团2o股份。时间线设定为2o年爱五结束,两年后的22年破事精英世界。大力和莫菲双女主,伟大cp勿入。...
醉酒猝死的王梦,穿越到平行世界。成为了这个世界同样因为喝酒而死亡的王猛。在融合记忆后,知道了这是一个正在被妖界入侵的世界。这里有着异界入侵的妖兽,也有着本土生物进化而来的妖兽。好在人类中同样诞生了拥有超能力的超能者。才没有被灭族。不过人类只能生活在被钢铁城墙环绕的城市中,虽然生活质量远超前世,可人们心头却总是惴惴...
作品简介一个理工大学生,玩个游戏穿越到了三国,附体在一个书痴身上。黄巾大乱在即,为了生存,高云开始积蓄家业,招兵买马,创立虎威军。凭借手中一字斩胯下雪麒麟,领着手下一班兄弟,在乱世三国南征北战,攻城略地。破黄巾扫黑山并群雄逐五霸!战阵磨...
简介关于穿越综武我不是渣男系统综武世界无敌推土机同人多女高飞来到了综武世界,重走无敌之路。虽然开局不利,成了一个臭道士,臭名昭着的那种。但没有关系,高飞表示,身份不重要,系统很重要。拥有系统相助,得到了满级葵花宝典,战力突破天际。。想起世界里的各位女神,高飞不禁笑了。且看大佬重生后,如何玩转金古黄的综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