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章 二次托孤(第1页)

司马懿取得辽东大捷后,魏明帝遣使前往蓟城(今北京西北)劳军,同时诏令司马懿不必回洛阳述职,可便道直接返回长安继续镇守关中,抵御西蜀。司马懿领兵返回途中行至白屋时再次接到魏明帝的诏书,说:“望卿尽快到洛阳来,到后直接入宫来见寡人。”司马懿一看皇上这样说,顿觉惊诧,刚刚还命自己直接返回长安,现在又让自己入宫面圣,而且显得相当急迫,一定是朝中出大事儿了,之后三天司马懿又多次收到诏令命其尽快返回洛阳。于是司马懿乘坐追锋车昼夜兼程往洛阳方向奔去,从白屋至洛阳大约四百余里,司马懿只用了一夜时间便赶到了。白屋为何处已不可考,从距离洛阳四百余里来判断,司马懿是由东向西返回,白屋的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河南郑州以东,距离开封不远。追锋车是古代一种轻便的驿站之间的交通车辆,车要比一般的车子快得多。那么曹叡如此急切得召回司马懿,究竟是什么情况?

原来,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魏明帝便已患病卧床,当时司马懿刚刚平定辽东,正在返程途中。同月,魏明帝立郭夫人为皇后,这又是一个郭皇后,但与曹丕时期的郭皇后并非同族。曹叡没有儿子,于是立齐王曹芳为太子。有史料说,曹芳是任城王曹楷之子,曹彰之孙,曹操的曾孙,总之是曹姓宗亲。此时曹芳只有八岁,魏明帝预感自己来日无多,便准备为太子曹芳选取顾命大臣。曹叡最先考虑的顾命大臣有燕王曹宇,曹宇是曹操的儿子,为环夫人所生,他有个著名的同胞兄弟,即曹冲称象的曹冲。魏明帝年少时与这个小叔叔曹宇十分亲近,继位后封曹宇燕王,当时连顾命大臣曹休、曹真都没有封王,可见曹叡和曹宇的关系有多近。现在曹叡又准备任命曹宇为大将军,作席辅政大臣。曹叡考虑的其他几位辅政分别是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夏侯献是前曹魏大将军夏侯惇之孙,据说其母是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那夏侯献就是曹操的外孙了。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而秦朗是曹操的继子,也就是说秦朗的生母杜夫人后来跟了曹操,这很像曹操的另外一个继子何晏,其生母尹夫人也是后来跟曹操了。都说曹操喜欢接收别人的老婆,看来此话不假,就连别人的孩子曹操也是照单全收。从这套辅政班子可以看出,曹叡为太子曹芳选取的要么是曹姓宗亲,要么是和曹家沾亲带故之人,总之安全系数相当高,这些人是绝对不会背叛曹家的。然而这时,又有两位人物的出场改变了曹叡的想法,甚至可以说间接改变了历史。一个是中书监刘放,一个是中书令孙资。

曹操时代,刘放、孙资二人就开始任职秘书郎,负责掌管图书典籍。曹丕继位后设立中书省,分走了一部分尚书台的权力,刘放任中书监,孙资任中书令。中书监与中书令职务相等但位次略高,中书省掌管国家机要,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机要局吧。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刘放、孙资越受到宠信,两人都加侍中、光禄大夫衔,并受封侯爵。按说二人不过两个文职官员,既非皇亲国戚,也非立有军功的武将,可两人都拿到了本县县侯一级的爵位,足见曹叡对其宠信的程度,要么就是二人溜须拍马的水平实在是高。魏明帝平时处理政务或是有出兵征伐之事,中枢策划事宜均由二人掌管。每有国家大事,朝堂群臣会议之时,也经常让刘放、孙资二人裁断是非,择定而行,可见二人在魏明帝一朝有多重的份量。时任中护军的蒋济就曾进言,劝魏明帝小心左右近臣逢迎谄媚、阿谀奉承,提防亲信之人专擅弄权、败坏国事,但曹叡并没当回事儿。曹氏宗亲曹肇、夏侯献等人也对刘、孙二人手握机要大权感到不平,总觉得曹家天下的机密之事怎么可以由两个外臣掌握呢?于是言语间便对刘、孙二人流露出怨愤之意。现在刘放、孙资一合计,夏侯献、曹肇要是当上顾命大臣,以后还能有我们的好果子吃?于是两人为了消除后患开始想办法,怎么才能让魏明帝改了主意。恰好曹叡委托曹宇作席辅政时,曹宇却诚恳而坚决地予以推辞,说自己一向性情温和,没有做席辅政的能力。病中的曹叡这下也不知该怎么办,便招刘放、孙资二人来到病榻前询问,燕王曹宇到底行不行。刘、孙二人都知道曹宇正是给曹肇、夏侯献背后撑腰的人,于是连忙对魏明帝说:“燕王确实是知道自己不堪大任。”魏明帝只好再问:“那谁能担当大任?”武卫将军曹爽这时正好当值,就守在皇帝身旁,刘、孙二人顺势推荐曹爽可当此重任,并补充说道:“应召回司马懿参与辅政。”曹叡便问:“曹爽行吗?”曹爽一听,紧张得直冒汗。他本是个纨绔子弟,骤然天降大任,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刘放见状心说,这他妈富二代关键时刻要拉稀呀,于是赶紧捅了曹爽一下,并向他耳语道:“就说,臣愿以死奉社稷。”曹爽叩头说了一遍。魏明帝考虑再三,曹爽是宗室,本就是自己要托付的顾命大臣之一,但之前考虑的辅政班子虽然非亲即故,在忠诚度上无可挑剔,可以保证不会祸起萧墙,可这些人在威望和能力方面都显不足。现在曹魏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吴、蜀,这当然需要一位资望甚高,满腹韬略加能征惯战之人才能抵御来自外部的威胁,而此人非司马懿莫属。因而,曹叡最终同意了刘放、孙资的建议,以曹爽、司马懿两人组成辅政班底。其实曹叡对司马懿一直是充分信任的,从几次委派司马懿带兵出征以及出征后给予充分的前线决策权就可以看出,魏明帝将司马懿始终视为国之柱石。但一开始的辅政班子中并没有司马懿的位子,魏明帝或许是觉得太子曹芳太小,应该将他托付给曹姓宗族中人更可靠吧,要么就是病重的魏明帝脑子有些不好使了。尽管之后在顾命大臣人选一事上又出现过反复,但在刘放、孙资的坚持,甚至是逼迫下,魏明帝拖着病体,由刘放把着手勉强写下诏书,最终决定免去曹宇等人的官职,不得在宫中停留。改任曹爽为大将军,与太尉司马懿两人共同辅政。考虑到曹爽比较年轻,毕竟缺乏经验,曹叡又任命尚书孙礼担任大将军长史以辅佐曹爽。

等到这一切都生过后,司马懿也终于回到了京师,之后立即马不停蹄地进宫面圣。曹叡见到司马懿便拉着手说道:“寡人将后事托付于卿,卿与曹爽共同辅佐太子。死是可以忍一忍的,寡人忍死就为与卿见上一面,则再没有遗恨了。”然后招来齐王曹芳、秦王曹询(魏明帝养子),曹叡指着曹芳对司马懿又说:“就是这个,卿仔细看好,别弄错了。”接着,命曹芳上前抱住了司马懿的脖子,司马懿此时已是老泪纵横。当天,曹芳被指定接班儿后,曹叡便去世了。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曹叡的死因,大概是因为西蜀诸葛亮去世后,曹叡感觉来自西面的威胁解除,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随后便开始纵情享乐,沉迷于声色,结果导致身体状况急剧恶化。魏明帝去世时年仅三十五岁,寿命甚至不如他的父亲曹丕,从曹操开始,这老曹家真是一茬儿不如一茬儿了。史书评价说,魏明帝天资聪颖,但话语不多,性格沉稳,善于决断。起初,诸臣工按照先帝遗命辅政,魏明帝却把他们中的许多人派到地方坐镇,而朝中事务则由自己亲自处理。从曹叡几次对司马懿出征在外时的嘱托可以看出,曹叡绝对具备相当的处事决断能力和军事指挥谋略,其眼光长远,判断准确,令众多朝臣都不得不深表佩服。魏明帝虽然年轻,但有着开阔的心胸,对待大臣也能优渥礼敬,从没有因为朝臣直言犯谏而折辱甚至诛杀,显示出作为一名君主宽大的胸怀,称曹叡为一代少年英主并不过分。可惜了,曹叡年纪轻轻便撒手而去,留下了司马懿、曹爽这一老一少,还有个小孩儿曹芳。

曹芳继位后,大赦天下,尊曹叡的郭皇后为郭太后,同时给曹爽、司马懿加侍中衔,假节钺,总督中外军事,录尚书事。曹爽、司马懿各领三千兵马,轮流在宫中宿卫。虽然魏明帝托孤时的意思是曹爽为正,司马懿为副,但曹爽看司马懿年事已高,又是四朝元老,便常常以父事之,遇到事情总会征询司马懿的意见,从不独断专行。反过来司马懿看曹爽也觉欣慰,作为宗室、功臣之后如此谦逊,帝国的未来终究要依靠年轻人去担当,司马懿也愿意将后辈扶上马再送一程。给人的印象就是,曹芳继位之初,魏国一派将相和谐,万象更新的感觉。

如果曹爽、司马懿营造出的和谐融洽的政治氛围能够持续下去,由魏国来实现天下一统的可能性很大,时间也可能提前许多。然而好景不长,曹爽对司马懿的礼敬有加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年。曹爽的父亲曹真本是曹操的养子,曹操待曹真视如己出,所以曹真一族可以看作是曹家的远支宗室。而从曹丕时代起,恰恰倚重的就是曹家的远支宗室,如曹真、曹休等,曹家的近支反而受到曹丕的怀疑甚至打压,比如曹彰、曹植等,这当然是曹丕出于维护自身权力所采取的手段。曹爽小时候便以宗室身份出入宫廷,与曹叡很熟,两人交情甚好。曹真去世后,因曹爽是长子,承袭了父亲邵陵侯的爵位。魏明帝临终前将魏国的后事托付给曹爽和司马懿,从人选上看应该说是很合适的,两人一个是曹家宗室,一个是重臣元老;一老一少,一外一亲,从曹芳接班儿的第一年来看,曹爽、司马懿这对辅政组合还是令人满意、放心的。然而曹爽的缺陷便是年轻,缺乏历练,尤其是在大将军这样的军职高位上却没有军功支撑,曹爽此时还从未正式上过战场领兵作战,这样的大将军便缺乏统御魏国兵马的威信以及权力基础,曹爽自己当然也明白这一点。如果曹爽继续懂得戒骄戒躁、虚心谨慎的向司马懿学习,借助这位四朝老臣提升自己在政治、军事方面的素养,可以想见,在司马懿这位有理论、有实践,懂得身体力行的谋略大师培养下,曹爽也可以成为像父亲曹真那样的国之栋梁。事情坏就坏在了曹爽身边的一批人身上,所谓交友不慎,轻则受到拖累,重则万劫不复。

魏晋时期,华夏大地出现了一种崇尚老庄哲学的思潮,后人称之为玄学。顾名思义,玄学研究的是幽深玄远的学说。玄学看似以道家为基础,但自西汉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士大夫们一直有谈论形而上学的传统,而形而上学正是对世界本源的构想和猜测。玄学之人喜欢讨论抽象事物,生活中更强调自我意识的觉醒,显得放浪形骸。还是在魏明帝时期,一些颇有才华又喜好浮夸之人,如何晏、毕轨、邓飏、丁谧、李胜之流急于求取富贵,表现得十分趋炎附势,此举遭到魏明帝的厌恶,这样的人曹叡一直压制不用。这些人好谈论玄学,其中尤以何晏为代表,何晏可以说开创了魏晋玄学之先河。何晏之前提到过,其生母一开始嫁给了汉末大将军何进的儿子何咸,但何进是屠户出身,底子不行,何晏是何进的孙子。后来,何晏与秦朗一样都成为了曹操的继子,曹丕当年很看不起这些继子,常常称呼何晏为“假子”,就是假儿子的意思。但曹操本人很喜欢继子及其母亲们,等到何晏长大后,曹操还把女儿金乡公主嫁给了他,何晏一下从曹家的继子又成为了女婿。何晏觉得自己怎么也算是大半个曹家人了,于是生活开始浮华起来,讲究吃穿,平素喜好着装打扮,面容又白又嫩,人称‘傅粉何郎’,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何晏喜好名利,总想攀附有权有势之人,结果却在曹丕、曹叡两代君主面前得不到任用。按说何晏好歹算是曹丕的妹夫、曹叡的姑父,但曹丕父子对这个生活浮华的美男子实在讨厌,估计何晏要不是有曹家驸马这个身份,脑袋恐怕早就搬家了。自曹丕建立魏国政权到曹叡去世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何晏顶着个驸马头衔无所事事,不过这哥们儿也没闲着,他把大把的时间用来研究玄学,说出来的东西别人都似懂非懂,有时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何晏总算找回了一些存在感。何晏的玄学讲求‘以无为本’,认为‘道’和‘无’可以创造一切,而‘无’才是最根本的。这哥们儿总这样说话,也难怪别人似懂非懂。其实,何晏之所以研习这种思想很可能与其长期以来并不得志有关,那意思就是别看我现在是无,但我是根本,早晚我要创造一切。当然,何晏不仅有野心,也确实有才,本人擅长诗赋,还写有《论语集解》等著作。还有一位与何晏齐名的玄学人物叫夏侯玄,名字听上去就像是干这个的。夏侯玄是前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儿子,母亲是曹真的妹妹,曹爽的姑姑,所以夏侯玄与曹爽是表兄弟关系。夏侯家与曹家都出自谯郡(今安徽亳州),世代都结有姻亲。夏侯玄本人博学多识,才华出众,精通玄学,但为人谦和,不似何晏等人过于浮夸。

而曹爽毕竟出自宗室世家,自幼锦衣玉食,出入豪门。史料记载,曹爽体胖,所以他对何晏的那种美男子风采一直很是神往,对何晏的才华也很欣赏。曹爽本人对玄学之人并不排斥,反而与他们十分交好。等到曹芳继位,曹爽成为大将军辅政后,何晏等人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春天。曹爽先是推荐何晏任散骑常侍,后转任吏部尚书。同样推荐丁谧任散骑侍郎,后转任尚书台尚书。邓飏则先任颍川太守,后转为大将军长史。总之,这些在曹丕、曹叡时代无所作为之人现在跟着曹爽全部得以升迁,曹爽也将这批人引为心腹。于是,何晏、丁谧等人一致拥戴曹爽,建议曹爽大权不可交于旁人,言外之意就是曹爽应该独揽大权,不可让司马懿分权。丁谧为了让曹爽专权为其出谋划策,建议曹爽让皇帝曹芳下诏,改任太尉司马懿为太傅,太傅位列三公,爵位高但却是虚职,也就是说表面上给司马懿以虚名,实际上剥夺了司马懿录尚书事的权力,改由尚书台尚书主事,大小奏报先要经过曹爽,以便控制轻重缓急。曹爽并没觉得有什么,国家的未来早晚要由自己这批人承担,现在多一些权力也在情理之中嘛,于是同意了丁谧的策划。魏正始元年(公元24o年)二月,皇帝下诏,任司马懿为太傅,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萧何故事。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司马族中子弟三人受封列侯,四人受封骑都尉。列侯是一种荣誉爵位,多用来分封功臣、诸侯王子弟或是外戚。骑都尉是武职,执掌骑兵,是俸禄为二千石的中高级军官。司马懿接受太傅的任命,皇帝的诏令也只能接受,但却拒绝了为族中子弟的封赏。而曹爽之第曹羲则受封中领军,负责掌管禁军,宿卫皇室。另一个弟弟曹训受封武卫将军,掌管中军禁旅。还有个弟弟曹彦任散骑常侍,常伴皇帝左右侍读、侍讲。曹爽一族其他子弟均有列侯、侍从这样的封赏。两位辅政这样一对比,司马懿家族的赏赐显然黯淡了许多,而曹爽一族的权力就这样兴盛起来。

(未完待续)

司马懿取得辽东大捷后,魏明帝遣使前往蓟城(今北京西北)劳军,同时诏令司马懿不必回洛阳述职,可便道直接返回长安继续镇守关中,抵御西蜀。司马懿领兵返回途中行至白屋时再次接到魏明帝的诏书,说:“望卿尽快到洛阳来,到后直接入宫来见寡人。”司马懿一看皇上这样说,顿觉惊诧,刚刚还命自己直接返回长安,现在又让自己入宫面圣,而且显得相当急迫,一定是朝中出大事儿了,之后三天司马懿又多次收到诏令命其尽快返回洛阳。于是司马懿乘坐追锋车昼夜兼程往洛阳方向奔去,从白屋至洛阳大约四百余里,司马懿只用了一夜时间便赶到了。白屋为何处已不可考,从距离洛阳四百余里来判断,司马懿是由东向西返回,白屋的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河南郑州以东,距离开封不远。追锋车是古代一种轻便的驿站之间的交通车辆,车要比一般的车子快得多。那么曹叡如此急切得召回司马懿,究竟是什么情况?

原来,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魏明帝便已患病卧床,当时司马懿刚刚平定辽东,正在返程途中。同月,魏明帝立郭夫人为皇后,这又是一个郭皇后,但与曹丕时期的郭皇后并非同族。曹叡没有儿子,于是立齐王曹芳为太子。有史料说,曹芳是任城王曹楷之子,曹彰之孙,曹操的曾孙,总之是曹姓宗亲。此时曹芳只有八岁,魏明帝预感自己来日无多,便准备为太子曹芳选取顾命大臣。曹叡最先考虑的顾命大臣有燕王曹宇,曹宇是曹操的儿子,为环夫人所生,他有个著名的同胞兄弟,即曹冲称象的曹冲。魏明帝年少时与这个小叔叔曹宇十分亲近,继位后封曹宇燕王,当时连顾命大臣曹休、曹真都没有封王,可见曹叡和曹宇的关系有多近。现在曹叡又准备任命曹宇为大将军,作席辅政大臣。曹叡考虑的其他几位辅政分别是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夏侯献是前曹魏大将军夏侯惇之孙,据说其母是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那夏侯献就是曹操的外孙了。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而秦朗是曹操的继子,也就是说秦朗的生母杜夫人后来跟了曹操,这很像曹操的另外一个继子何晏,其生母尹夫人也是后来跟曹操了。都说曹操喜欢接收别人的老婆,看来此话不假,就连别人的孩子曹操也是照单全收。从这套辅政班子可以看出,曹叡为太子曹芳选取的要么是曹姓宗亲,要么是和曹家沾亲带故之人,总之安全系数相当高,这些人是绝对不会背叛曹家的。然而这时,又有两位人物的出场改变了曹叡的想法,甚至可以说间接改变了历史。一个是中书监刘放,一个是中书令孙资。

曹操时代,刘放、孙资二人就开始任职秘书郎,负责掌管图书典籍。曹丕继位后设立中书省,分走了一部分尚书台的权力,刘放任中书监,孙资任中书令。中书监与中书令职务相等但位次略高,中书省掌管国家机要,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机要局吧。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刘放、孙资越受到宠信,两人都加侍中、光禄大夫衔,并受封侯爵。按说二人不过两个文职官员,既非皇亲国戚,也非立有军功的武将,可两人都拿到了本县县侯一级的爵位,足见曹叡对其宠信的程度,要么就是二人溜须拍马的水平实在是高。魏明帝平时处理政务或是有出兵征伐之事,中枢策划事宜均由二人掌管。每有国家大事,朝堂群臣会议之时,也经常让刘放、孙资二人裁断是非,择定而行,可见二人在魏明帝一朝有多重的份量。时任中护军的蒋济就曾进言,劝魏明帝小心左右近臣逢迎谄媚、阿谀奉承,提防亲信之人专擅弄权、败坏国事,但曹叡并没当回事儿。曹氏宗亲曹肇、夏侯献等人也对刘、孙二人手握机要大权感到不平,总觉得曹家天下的机密之事怎么可以由两个外臣掌握呢?于是言语间便对刘、孙二人流露出怨愤之意。现在刘放、孙资一合计,夏侯献、曹肇要是当上顾命大臣,以后还能有我们的好果子吃?于是两人为了消除后患开始想办法,怎么才能让魏明帝改了主意。恰好曹叡委托曹宇作席辅政时,曹宇却诚恳而坚决地予以推辞,说自己一向性情温和,没有做席辅政的能力。病中的曹叡这下也不知该怎么办,便招刘放、孙资二人来到病榻前询问,燕王曹宇到底行不行。刘、孙二人都知道曹宇正是给曹肇、夏侯献背后撑腰的人,于是连忙对魏明帝说:“燕王确实是知道自己不堪大任。”魏明帝只好再问:“那谁能担当大任?”武卫将军曹爽这时正好当值,就守在皇帝身旁,刘、孙二人顺势推荐曹爽可当此重任,并补充说道:“应召回司马懿参与辅政。”曹叡便问:“曹爽行吗?”曹爽一听,紧张得直冒汗。他本是个纨绔子弟,骤然天降大任,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刘放见状心说,这他妈富二代关键时刻要拉稀呀,于是赶紧捅了曹爽一下,并向他耳语道:“就说,臣愿以死奉社稷。”曹爽叩头说了一遍。魏明帝考虑再三,曹爽是宗室,本就是自己要托付的顾命大臣之一,但之前考虑的辅政班子虽然非亲即故,在忠诚度上无可挑剔,可以保证不会祸起萧墙,可这些人在威望和能力方面都显不足。现在曹魏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吴、蜀,这当然需要一位资望甚高,满腹韬略加能征惯战之人才能抵御来自外部的威胁,而此人非司马懿莫属。因而,曹叡最终同意了刘放、孙资的建议,以曹爽、司马懿两人组成辅政班底。其实曹叡对司马懿一直是充分信任的,从几次委派司马懿带兵出征以及出征后给予充分的前线决策权就可以看出,魏明帝将司马懿始终视为国之柱石。但一开始的辅政班子中并没有司马懿的位子,魏明帝或许是觉得太子曹芳太小,应该将他托付给曹姓宗族中人更可靠吧,要么就是病重的魏明帝脑子有些不好使了。尽管之后在顾命大臣人选一事上又出现过反复,但在刘放、孙资的坚持,甚至是逼迫下,魏明帝拖着病体,由刘放把着手勉强写下诏书,最终决定免去曹宇等人的官职,不得在宫中停留。改任曹爽为大将军,与太尉司马懿两人共同辅政。考虑到曹爽比较年轻,毕竟缺乏经验,曹叡又任命尚书孙礼担任大将军长史以辅佐曹爽。

等到这一切都生过后,司马懿也终于回到了京师,之后立即马不停蹄地进宫面圣。曹叡见到司马懿便拉着手说道:“寡人将后事托付于卿,卿与曹爽共同辅佐太子。死是可以忍一忍的,寡人忍死就为与卿见上一面,则再没有遗恨了。”然后招来齐王曹芳、秦王曹询(魏明帝养子),曹叡指着曹芳对司马懿又说:“就是这个,卿仔细看好,别弄错了。”接着,命曹芳上前抱住了司马懿的脖子,司马懿此时已是老泪纵横。当天,曹芳被指定接班儿后,曹叡便去世了。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曹叡的死因,大概是因为西蜀诸葛亮去世后,曹叡感觉来自西面的威胁解除,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随后便开始纵情享乐,沉迷于声色,结果导致身体状况急剧恶化。魏明帝去世时年仅三十五岁,寿命甚至不如他的父亲曹丕,从曹操开始,这老曹家真是一茬儿不如一茬儿了。史书评价说,魏明帝天资聪颖,但话语不多,性格沉稳,善于决断。起初,诸臣工按照先帝遗命辅政,魏明帝却把他们中的许多人派到地方坐镇,而朝中事务则由自己亲自处理。从曹叡几次对司马懿出征在外时的嘱托可以看出,曹叡绝对具备相当的处事决断能力和军事指挥谋略,其眼光长远,判断准确,令众多朝臣都不得不深表佩服。魏明帝虽然年轻,但有着开阔的心胸,对待大臣也能优渥礼敬,从没有因为朝臣直言犯谏而折辱甚至诛杀,显示出作为一名君主宽大的胸怀,称曹叡为一代少年英主并不过分。可惜了,曹叡年纪轻轻便撒手而去,留下了司马懿、曹爽这一老一少,还有个小孩儿曹芳。

曹芳继位后,大赦天下,尊曹叡的郭皇后为郭太后,同时给曹爽、司马懿加侍中衔,假节钺,总督中外军事,录尚书事。曹爽、司马懿各领三千兵马,轮流在宫中宿卫。虽然魏明帝托孤时的意思是曹爽为正,司马懿为副,但曹爽看司马懿年事已高,又是四朝元老,便常常以父事之,遇到事情总会征询司马懿的意见,从不独断专行。反过来司马懿看曹爽也觉欣慰,作为宗室、功臣之后如此谦逊,帝国的未来终究要依靠年轻人去担当,司马懿也愿意将后辈扶上马再送一程。给人的印象就是,曹芳继位之初,魏国一派将相和谐,万象更新的感觉。

如果曹爽、司马懿营造出的和谐融洽的政治氛围能够持续下去,由魏国来实现天下一统的可能性很大,时间也可能提前许多。然而好景不长,曹爽对司马懿的礼敬有加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年。曹爽的父亲曹真本是曹操的养子,曹操待曹真视如己出,所以曹真一族可以看作是曹家的远支宗室。而从曹丕时代起,恰恰倚重的就是曹家的远支宗室,如曹真、曹休等,曹家的近支反而受到曹丕的怀疑甚至打压,比如曹彰、曹植等,这当然是曹丕出于维护自身权力所采取的手段。曹爽小时候便以宗室身份出入宫廷,与曹叡很熟,两人交情甚好。曹真去世后,因曹爽是长子,承袭了父亲邵陵侯的爵位。魏明帝临终前将魏国的后事托付给曹爽和司马懿,从人选上看应该说是很合适的,两人一个是曹家宗室,一个是重臣元老;一老一少,一外一亲,从曹芳接班儿的第一年来看,曹爽、司马懿这对辅政组合还是令人满意、放心的。然而曹爽的缺陷便是年轻,缺乏历练,尤其是在大将军这样的军职高位上却没有军功支撑,曹爽此时还从未正式上过战场领兵作战,这样的大将军便缺乏统御魏国兵马的威信以及权力基础,曹爽自己当然也明白这一点。如果曹爽继续懂得戒骄戒躁、虚心谨慎的向司马懿学习,借助这位四朝老臣提升自己在政治、军事方面的素养,可以想见,在司马懿这位有理论、有实践,懂得身体力行的谋略大师培养下,曹爽也可以成为像父亲曹真那样的国之栋梁。事情坏就坏在了曹爽身边的一批人身上,所谓交友不慎,轻则受到拖累,重则万劫不复。

魏晋时期,华夏大地出现了一种崇尚老庄哲学的思潮,后人称之为玄学。顾名思义,玄学研究的是幽深玄远的学说。玄学看似以道家为基础,但自西汉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士大夫们一直有谈论形而上学的传统,而形而上学正是对世界本源的构想和猜测。玄学之人喜欢讨论抽象事物,生活中更强调自我意识的觉醒,显得放浪形骸。还是在魏明帝时期,一些颇有才华又喜好浮夸之人,如何晏、毕轨、邓飏、丁谧、李胜之流急于求取富贵,表现得十分趋炎附势,此举遭到魏明帝的厌恶,这样的人曹叡一直压制不用。这些人好谈论玄学,其中尤以何晏为代表,何晏可以说开创了魏晋玄学之先河。何晏之前提到过,其生母一开始嫁给了汉末大将军何进的儿子何咸,但何进是屠户出身,底子不行,何晏是何进的孙子。后来,何晏与秦朗一样都成为了曹操的继子,曹丕当年很看不起这些继子,常常称呼何晏为“假子”,就是假儿子的意思。但曹操本人很喜欢继子及其母亲们,等到何晏长大后,曹操还把女儿金乡公主嫁给了他,何晏一下从曹家的继子又成为了女婿。何晏觉得自己怎么也算是大半个曹家人了,于是生活开始浮华起来,讲究吃穿,平素喜好着装打扮,面容又白又嫩,人称‘傅粉何郎’,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何晏喜好名利,总想攀附有权有势之人,结果却在曹丕、曹叡两代君主面前得不到任用。按说何晏好歹算是曹丕的妹夫、曹叡的姑父,但曹丕父子对这个生活浮华的美男子实在讨厌,估计何晏要不是有曹家驸马这个身份,脑袋恐怕早就搬家了。自曹丕建立魏国政权到曹叡去世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何晏顶着个驸马头衔无所事事,不过这哥们儿也没闲着,他把大把的时间用来研究玄学,说出来的东西别人都似懂非懂,有时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何晏总算找回了一些存在感。何晏的玄学讲求‘以无为本’,认为‘道’和‘无’可以创造一切,而‘无’才是最根本的。这哥们儿总这样说话,也难怪别人似懂非懂。其实,何晏之所以研习这种思想很可能与其长期以来并不得志有关,那意思就是别看我现在是无,但我是根本,早晚我要创造一切。当然,何晏不仅有野心,也确实有才,本人擅长诗赋,还写有《论语集解》等著作。还有一位与何晏齐名的玄学人物叫夏侯玄,名字听上去就像是干这个的。夏侯玄是前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儿子,母亲是曹真的妹妹,曹爽的姑姑,所以夏侯玄与曹爽是表兄弟关系。夏侯家与曹家都出自谯郡(今安徽亳州),世代都结有姻亲。夏侯玄本人博学多识,才华出众,精通玄学,但为人谦和,不似何晏等人过于浮夸。

而曹爽毕竟出自宗室世家,自幼锦衣玉食,出入豪门。史料记载,曹爽体胖,所以他对何晏的那种美男子风采一直很是神往,对何晏的才华也很欣赏。曹爽本人对玄学之人并不排斥,反而与他们十分交好。等到曹芳继位,曹爽成为大将军辅政后,何晏等人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春天。曹爽先是推荐何晏任散骑常侍,后转任吏部尚书。同样推荐丁谧任散骑侍郎,后转任尚书台尚书。邓飏则先任颍川太守,后转为大将军长史。总之,这些在曹丕、曹叡时代无所作为之人现在跟着曹爽全部得以升迁,曹爽也将这批人引为心腹。于是,何晏、丁谧等人一致拥戴曹爽,建议曹爽大权不可交于旁人,言外之意就是曹爽应该独揽大权,不可让司马懿分权。丁谧为了让曹爽专权为其出谋划策,建议曹爽让皇帝曹芳下诏,改任太尉司马懿为太傅,太傅位列三公,爵位高但却是虚职,也就是说表面上给司马懿以虚名,实际上剥夺了司马懿录尚书事的权力,改由尚书台尚书主事,大小奏报先要经过曹爽,以便控制轻重缓急。曹爽并没觉得有什么,国家的未来早晚要由自己这批人承担,现在多一些权力也在情理之中嘛,于是同意了丁谧的策划。魏正始元年(公元24o年)二月,皇帝下诏,任司马懿为太傅,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萧何故事。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司马族中子弟三人受封列侯,四人受封骑都尉。列侯是一种荣誉爵位,多用来分封功臣、诸侯王子弟或是外戚。骑都尉是武职,执掌骑兵,是俸禄为二千石的中高级军官。司马懿接受太傅的任命,皇帝的诏令也只能接受,但却拒绝了为族中子弟的封赏。而曹爽之第曹羲则受封中领军,负责掌管禁军,宿卫皇室。另一个弟弟曹训受封武卫将军,掌管中军禁旅。还有个弟弟曹彦任散骑常侍,常伴皇帝左右侍读、侍讲。曹爽一族其他子弟均有列侯、侍从这样的封赏。两位辅政这样一对比,司马懿家族的赏赐显然黯淡了许多,而曹爽一族的权力就这样兴盛起来。

(未完待续)

热门小说推荐
上班摸鱼,一等功自己送上门了?

上班摸鱼,一等功自己送上门了?

简介关于上班摸鱼,一等功自己送上门了?警校毕业的林风觉醒了幸运摸鱼系统,越摸鱼越幸运。叮检测到宿主正在摸鱼,幸运值提升十倍。叮检测到宿主在领导面前摸鱼,幸运值提升百倍。叮检测到宿主在摄像头下面摸鱼,获得幸运值十倍暴击。林风上班摸鱼去厕所蹲坑玩手机,结果通缉犯没带纸,找林风要纸时被林风抓获。林风上班摸鱼跑去彩票店买刮刮乐,不光中了奖,还抓到了一个同样来买刮刮乐的罪犯。林风去银行取钱,遇到了一个持枪劫匪,劫匪当场被林风抓获。同事们林风,今天我和你一起出警吧。领导林风,你简直就是我们兰花街派出所的福星。市民江海市是全国最安全的城市,这里犯罪率为零,你问我罪犯去哪里了?罪犯全都被林警官抓去橘子了。林风我就摸个鱼,罪犯怎么自己送上门来了?...

末日抑情录

末日抑情录

赵子昂,一个从小锦衣玉食的纨绔子弟,本来过着悠闲的败家日常,终于追到自己心爱的女神。可是当末世来临,时局突变,苦苦追求的女神离他而去,自己也深陷丧尸之口,奄奄一息。当他已经血流喷涌的时候,机缘巧合,异变突起。本文无系统,无灵气复苏。主角不圣母,不种马。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末日抑情录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带空间去流放,瞎眼王爷欲罢不能

带空间去流放,瞎眼王爷欲罢不能

简介关于带空间去流放,瞎眼王爷欲罢不能开局穿成丑八怪王妃?睁眼就面临抄家流放?敌人库房走一走,所有金银珠宝,尽数收入空间,所有物资,据为己用!害她相公的不止一位皇子?狗皇帝还想让她相公自生自灭?一个个想得美,直接把蛮荒之地开成人间天堂!简直不要太好!人渣父母灭口失败,还想断亲?断亲书亲自送你,以后有事,千万别跪着来求!流放路上,恢复真容惊艳全场!意外现与便宜老公亲亲,竟有医疗空间奖励,心动牵手赠送灵泉空间这要是呢?墨雪儿一边想着,手自然向下,摸了过去京城夺嫡厮杀,纷乱四起,狗皇帝为求保命,还他清白,请他回京。墨雪儿得知后,慢走,不送!笑话,她坐拥万亩空间良田,敌国财富,她还回那个北凉之地干什么?萧云瑄忙把圣旨扔到地上,将人拽回腿上,低声轻哄娘子放心,一切都听你差遣,包括我。...

乡野诱惑

乡野诱惑

流氓会异能,谁也挡不住!乡村小子苏羽,身具神奇医术,以拯救万千女性为己任,在乡村混迹的风生水起。斗恶霸泡美妞,顺便和大闺女小寡妇探讨人生山村野林,遍地诱惑!欢迎各位书友一起讨论,群号99o52577这本书的上架对豆腐意义非凡,跪求诸位兄弟支持!在此拜谢!小说关键词乡野诱惑无弹窗乡野诱惑txt全集下载乡野诱惑最新章节阅读...

权倾南北

权倾南北

新书晋末多少事已!离乱之世,人如尘埃,随风不随己。无意穿越为白袍军老卒后裔的奇葩小白领,当务之急不是如何雄心壮志一统天下,而是如何在这个时代保全性命。这时代有杨坚李渊尉迟迥,枭雄无数这时代有萧氏陈宣华张丽华,美人如玉这时代有淮上建康城洛阳府,长槊穿云当然也有陈后主宇文赟,荒唐君主权倾南北...

大旱灾年,末世穿越自带空间

大旱灾年,末世穿越自带空间

舒璃末世而来,随性恣意,空雷同体,不惧任何人,末世全是丧尸她的审美遭受极大冲击,穿越之后她看上一个男人。那能怎么样,就宠呗。空间大,异能强,她想咋样就咋样,只谈恋爱不结婚。但腹黑将军世子说,我想吃软饭,我把整个皇朝打下来送给你,然后吃软饭,跟我成亲好不好。所以她就和傲娇腹黑忠犬小将军整天囤囤囤,甜甜甜。舒璃此人没有道德感,只有边界感,遇到大片的乞丐也会圣母,也会恋爱脑,但她无所谓,她恣意而生,自由洒脱,随时可以脱身离去。但就是有人,想要留她入凡世,留她享红尘。ps大梁的战神将军天下第一帅,对外小狼狗,对内小奶狗。所以,打下一座城养你啊!...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