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粥熟饼好的时候,贞三更也回了家。
岑大妹打了盆水端去堂屋给贞三更和腊月他们洗手,又去扶吴婆子起床上桌。
贞绣珠舀好粥,将饼切成小块,让贞锦衣端出去。
饼端上桌,虽没什么油,但加了切得极碎的葱花,闻起来香气扑鼻,正月便“哇”的一声欢呼。
贞锦衣自穿越过来,还没有见过面食,知道这里的白面是非常难得的,看正月这般兴奋,笑着先夹了一小块往他碗里放。
却忽听贞三更冲岑大妹喝道:“你这阵子烙啥饼?败家子!哪来的这些白面给你糟蹋?”
贞锦衣猝不及防,给吓得一激灵,夹的面饼差点掉在桌上。
吴婆子也帮腔埋怨:“真是!一点不会过日子,天天这么弄,家都被你弄穷啰!”
岑大妹小声申辩:“大丫头才拿回袋白面呢……”
贞三更大声嚷道:“一袋白面够吃几日的?就把你兴头成这样!不须留些过节过年用?败家娘儿们!怎过的日子!”
岑大妹不敢再开口,腊月、正月见状也都不敢吭气。
贞绣珠忙劝道:“不妨的,这不是要过节了么?弟弟们正长身体,娘肚里还有个小弟弟呢。年下我再拿些细粮回来,不须愁的。”
接着便问贞三更,乡长叫他们去商议何事。
贞三更喝了口粥,摆着头道:“说大事也不是什么大事,先前劝谕使大人到乡里来,原来不是私访民情,是劝大伙儿养蚕栽稻来的。”
吴婆子立即插话:“栽稻还用谁劝,谁家不种田的?只是咱们这儿几时有养蚕的?乡里头桑树也少得很,哪够养蚕用?”
贞三更答道:“所以要种桑树嘛。说是让乡里上报要种的户数田亩,县里要按数放树种、蚕种。”
吴婆子又问:“种子都是官府?不要钱的么?”
贞三更有些不耐烦道:“怎会不要钱?只是买种的钱先赊着,待缫出蚕丝来换了钱,再按原价还到县衙门。”
吴婆子又撇嘴:“那还不是要钱买。”
贞三更皱了皱眉,道:“所以说,才说到要拿田地出来种桑,乡里的家主们就都嚷起来了。哪怕只拿坡地出来,那也是要种红薯白薯的,都种成树,细粮不够时吃啥?那桑果结得又少又不顶饿。”
贞绣珠却摇了摇头:“倒不是这么说,蚕丝蚕茧自然比红薯值钱好些。我听坊里人说,省城锦官院近来要丝要绢要得多,各郡的织坊丝坊都供应不上,郡府里头丝茧的价钱都涨得老高了。所以上头才派了人来劝大伙儿养蚕吧,这倒是好事呢。”
岑大妹也忍不住问道:“既是城里要得多,价钱又高,老爷们就没说养蚕的能抵多少赋税么?”
贞三更不屑道:“所以你们女人家短见,就这些日子涨点价钱,就迷了眼不成?城里今朝是大价钱收了,哪晓得明朝还能是这个价不是?”
岑大妹一开口就被训,低下头不再说话。贞三更也自顾吃饭,似是嫌弃女人们没见识,不愿再与她们多讲。
贞锦衣是知道一些古代丝绸贸易史的,暗自寻思,丝绸贸易历代都有,但规模特别大的似乎出现在明朝中叶,那时曾有过国家自上而下推广养蚕缫丝的事。
应该也是在那时,丝绸换回了大量海外的白银,再想到白天申大娘说的近来银价下跌的话,她推测,现在也许就处于这个对外贸易大展的时期。
想到这里,贞锦衣望着贞绣珠问道:“大姐姐,今朝是什么年月啊?”
但贞绣珠并不理解她问“年月”的本意,只随口答道:“如今不是才到八月吗?若不是中秋有假,这趟我也不能回来呀。再过些天是八月节,今朝是八月十二呢。”
“哪,是哪一年呢?”贞锦衣只好再刨根问底。
“是火蛇年呀,你是属猴的嘛。”不等贞绣珠说话,岑大妹先抢答。
随即又问贞绣珠:“三丫头才十一,昨儿才学着织点布,郡府的织坊真能收她?你可是前年去的呢。”
贞绣珠点点头回应道:“学徒要三年,她的年岁正合适呢。我若不是熟手,可提早出师,那时进去也嫌年纪大了些。况且这回收人最多的是绣坊,就是去织坊也是织绢的,织布织得怎样倒不打紧。”
贞三更却颇不以为然:“尽瞎操心!有劝谕使老爷的名帖,不怕他们不收。”
贞锦依想反驳说名帖又不是推荐信,别人不见得一定买账,但想想还是把话咽回去了,只闷头喝粥。
贞三更又盯着贞绣珠道:“只是,这保费嘛,使费有些大呢,比你当年的可多了好些。你能和那坊里讲讲,少收些不?好歹是朝廷来的老爷荐过去的人呢!”
贞绣珠勉强笑了笑,耐心对贞三更解释:“保费终是要退的,人家肯教手艺,还供吃给穿,就是押些铜钱在那里,也不吃亏。再说,若真进了绣坊,那可比不得我们织坊,好些个绫罗绸缎、金丝银钱的到处放着,不多押些保费,人家如何放心?况且前几日我已把保费交给保人了,哪好再要些回来的。”
吴婆子听了又一通抱怨:“真是有钱的来,把你们兴头得。人家坊里还没说要收呢,这多铜钱,白白丢出去!真个是有钱……”
贞绣珠摇摇头:“哪里是白扔的,不过就是现下暂放在那里,有保人帮衬,事情也好办些。”
仍对着贞三更宽慰道:“只要三丫儿进了坊里,再不须家里供她吃穿,虽说学徒没工钱,年节的红包是少不了,都是现铜钱哩!若是再跑个腿办个外差,还能挣不少赏钱。我还听坊里人说,锦官院新上升的督办老爷已放出话来,年下还要给各坊长工钱,红包定然也比往年的多。”
说到铜钱红包,贞三更的面皮松弛了些,对吴婆子道:“你晓得个啥?那保费留在家里也生不出钱来。咱须往长远看,学个手艺日后才好有钱挣。”
这时岑大妹又细声说道:“能学绣活就最好不过。南岭乡那家大户,听说娶媳妇时还专门到县城去请人绣的喜帐来着……
这话还没讲完,就听贞三更喝道:“你可得给我好生学,三年出不得师,看我不打死你!”
贞锦衣又吓得一激灵,抬头看贞三更凶巴巴盯着她,不禁腹诽一下这当爹的说话怎么一惊一乍的。但表面还是得乖乖地点头答应:“我晓得啦,一定好生学手艺,早些出师!”
顿了顿,见贞三更没表示,又再表个忠心:“一定多多地挣工钱,日后让弟弟们全都风风光光地娶媳妇!”
想着将来的收益,贞三更的气顺了过来,拿了块饼子啃着,一面嘟囔着对岑大妹道:“他舅给的聘礼咱虽是收了,婚书却还要去官府造册。回头你问问他舅,寻个时候,一块儿到乡长那里去一趟。”
岑大妹还没答话,贞绣珠先说道:“没出嫁的女娃不记入乡里的名册,但三丫儿要去学徒,还须得乡里先给份荐书,再送到县里去。明儿总归要去寻乡长要荐书、路引,不如我陪爹去叫上阿舅,咱们几个事一块儿办了,省得跑几趟。”
简介关于红妆伐谋平京城里的人都有些不确定云家小庶女是不是癫了。听说她与国公府的梁七郎两情相悦,本来确实门不当户不对,人家长辈膈应两句也很正常,她却起了脾气说不嫁了。未来的婆母花了五千两银子特意上门赔礼道歉都没息了她的怒气,回头还把梁七郎的未婚妻给约到酒楼...
作品简介关于退婚后,喻少他跪求复合真千金归来,黎清歌这个假千金被赶出宋家,准备回到传闻中穷困潦倒的农村家庭。岂料,所谓的农村家庭实则是京市顶级豪门,一回家,她便成了父母疼爱哥哥宠,豪门亿万家产的继承人。黎清歌表示钱太多了,花不完,根本花不完!家里还给她安排一个顶级豪门的婚...
被无数强者誉为现代雇佣兵中的神话,兵王之王的王庸,得报大仇后幡然悔悟。决定按照母亲遗愿,回归生活,做一个平庸而普通的人。因走后门得罪了冷艳女总裁,被聘用为了保安。而女总裁又阴差阳错,成为了他的房客。树欲静而风不止,想做一个普通人的他,真的能得偿所愿吗?当一个个身份不同,风格迥异的美女,围绕在一个普通保安的身边,他真的能做到心如止水,走马观花吗?第一章王者归来 四月初的阳光明媚清澈,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让人忍不住心情开朗而愉悦。但来陵园扫墓的人,心情却怎么都不会舒畅的起来。有些人面色阴霾,有些人泣不成声。可也有些人,表面上很伤心,心中却是在偷笑。就像戚蔓菁,她每次来扫墓祭奠自己那已经死掉了三年的亡夫,心情都会格外愉快。通常,女人一过了二十五岁,就会开始走下坡路。但她,却是个例外。优渥的生活,各种各样的顶级保养品滋润使得她,皮肤依旧光洁水嫩的像是少女。不过,比之少女的青涩,她却像是一只成熟的水蜜桃一般,浑身上下散发着甜蜜诱人的气息。饶是在这种环境下,周围前来扫墓的男人,多数还是会忍不住将视线落在她身上而舍不得挪开。一个身材高窕玲珑,穿着高贵却又不庸俗,即便是清汤挂面,依旧显得娇娆妩媚的成熟气质女子,脸上挂着冰冷和淡淡的忧伤,还有比这更让男人心动的尤物吗?尤其是那些自觉事业有所小成,三四十岁的成功男士。虽说他们比年轻男人更加懂得收敛真实想法,却依旧控制不住,时不时偷偷投去一瞥。纷纷背着家人,亲戚,心中活络盘算着如何能和她联系上。...
沈玫郁追唐喻的时候,追的轰轰烈烈,学校无人不知。那时沈家还没破产,她还是沈家娇艳动人的玫瑰。沈家破产,曾经的小孔雀从天堂跌落。为了还清家里的债务,沈玫郁只能选择辍学。多年后,沈玫郁帮闺蜜相亲再次遇见那个高贵清雅的男人。他一身工整白色衬衣,眉眼玩味,你是庄羽然?她尴尬不知所措。没想到几天之后,他空降变成她的领导以钟情玫瑰...
穿越李元芳,神探竟是我自己,最开心的事情有两件第一,犯人被我揭穿真面目,狗急跳墙要对侦探动手,我笑眯眯的拔出了刀第二,身边有个狄胖胖,每次遇到案件,我总是忍不住问一句怀英,你怎么看?(书友群7976o71o4)...
修仙爽文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大乘,人仙,地仙,金仙,大罗金仙,仙尊,仙王,至尊仙王,帝仙尊王,转轮仙帝。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仙塔尖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