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臣知晓了。”
王维没有问李长安为什么要将手下人都外放到河南道为官。
带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后,王维也彻底看清了一点——他的政治情商不太够。
任你才高八斗文压天下,可这些在朝堂上一点用都没有,王维经历了做官贬官升职再被贬官后,终于领悟出了这个道理。
既然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仕途毫无影响,那就干脆自己不要再想那么多,上面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得了。
轻松又自在,至于贬官还是升职,都随他去吧。
不愧是诗佛,主打就是一个佛系!
王维离开后,李长安将自己桌上的书本胡乱整理了一下,从书架上翻出一幅舆图。
舆图上,洛阳被重点标绘了出来。
洛阳是个好地方,从高宗年间起,朝廷中想要迁都洛阳的声音就一直没有断绝。
到了则天皇帝时期,洛阳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国都,则天皇帝常年居住在东都洛阳,改东都为神都,待在长安的时候反而不多。
其中原因就是洛阳挨着运河,可以直接从苏北、江南之地通过运河漕运粮食,运粮要比长安方便多了,而且洛阳周遭的土地比长安要多许多,本身洛阳城内还有天下最大的粮仓含嘉仓。
长安城有一百万人口,可是长安周遭的粮食产出不足以供应一百万人口吃喝,运粮也不方便。同洛阳到长安这一段路,若是走6路,地势险峻,中间还要穿过潼关这样的天险之地,一路上人马嚼耗许多,若是走水路,有三门峡天险,水流湍急且有礁石,运输也不方便。
往前数代的天子都时常往洛阳“就食”,就是带着官员和后妃去洛阳吃饭,节省粮食消耗。
只是如今的天子李隆基钟爱长安,不喜欢去洛阳,从开元一十四年后,就再也没有去过洛阳,还曾得意言“我不出且长安十年,海内无事”。
当然这句话要等到几年后才会从李隆基嘴里说出来,因为后半句话更让人震惊。
“我不出长安且十年,海内无事,朕将吐纳导引,以天下事付林甫,若何?”这才是李隆基对高力士所说的原话。
就是满脑子想着修道长寿,要把政务都交给李林甫处理,自己什么也不管,只享清福。若非这是史书上记载的原话,李长安都无法相信这句话居然是从李隆基嘴里说出来的话。
好在高力士还没有失去理智,劝说李隆基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要不然大唐乱象能不能撑到安史之乱才爆都不一定……
李长安想到此,在心中默默把李林甫的威胁顺序往上又提了提,而后才开始接着思考起如今的局势。
只是从她这几年对时局的了解加上历史情况来看,李隆基一直待在长安不去洛阳,或许并不仅仅是他是个喜欢窝在家里的宅男。
其中更多的原因或许是势力博弈。
唐中宗和唐睿宗两代帝王在位时间太短,本身能力又不够,对时局几乎没什么影响。
与其说大唐的皇位是从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再到李隆基,倒不如说其实是武则天和李隆基之间的交锋。
从神龙政变,一直到武惠妃去世,一直都是武则天派系势力和李隆基派系势力之间的斗争。
东都洛阳是武则天时期的大唐都城,而武则天的摄政时间又远远不仅是她在位的那些年,唐高宗李治就很喜欢待在洛阳,早在一圣临朝时期,武则天就开始经营洛阳了。
武则天迁都洛阳,或许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要避开长安这边的李唐传统势力。
洛阳和长安,背后代表的其实是河东贵族和关陇贵族,关陇贵族就是跟随李家家的这一批贵族,从唐朝建立起就将根扎在了长安,河东贵族则是后起之秀,他们也想在朝堂上谋取位置,可朝堂上的势力早已被关陇贵族瓜分完了,河东贵族想要进长安争夺权势并不容易。
武则天就是很聪明地利用了世家派系之间的斗争,联合河东贵族,利用他们想从关陇集团手中抢肉吃的心理,定都洛阳坐稳了皇位。
关陇贵族自然不甘心,于是李隆基就看中了这一点,得到了关陇贵族的支持,在武则天晚年时将权柄拿了回来。
李隆基除了帝王之外的另一层身份,是关陇贵族集团的代表人,关陇贵族协助他登基,李隆基也投桃报李扎根在长安,彻底冷落洛阳,也就是重用关陇贵族,打压河东集团。
只是长安的粮食不够吃这是不以李隆基和关陇集团的意志为转移的,毕竟就算是皇帝和世家也没办法凭空变出来粮食。
这时候就需要有能力的臣子来为帝王排忧解难了。
李林甫就出现了,李林甫通过两个手段让长安“富”了起来,成功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睐,青云直上,顺利做到右相。
其一就是和籴法,在丰收的年份,朝廷低价收购粮食储存起来,等到饥荒的年份再卖出去。
听起来很好,丰年收粮荒年放粮,看似是对百姓有利的好事。
李长安盯着她刚刚找出来的有关“和籴法”的文书撇撇嘴,很快就梳理出了其中的本质。
低价收粮,高价卖粮,朝廷从中就能赚一大笔钱。可是仔细想一想就知道在这中间完全没有新的商品被生产出来,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生产这个过程,想清楚了这个本质后再看和籴法就很清楚了。
朝廷赚了一大笔钱,可天底下的钱就这么多,朝廷赚到了钱,那谁损失了钱呢?需要在荒年高价买粮食吃的百姓损失了钱呗。
要是真想丰年储粮以备荒年,那在荒年往外卖粮就不应该按照荒年的市场价往外卖,而应该按照买粮食那年的价格往外卖,这才能够调节市场上的粮食价格,让百姓吃得起粮。
低价买高价卖,这就是朝廷当了一个最大的粮食商,与民争利,从百姓手里搜刮钱财。
不过这还不是李林甫做得最损的事。
李林甫的第一个方法叫做赋粟助漕,通俗讲就是既然从洛阳将粮食漕运到长安来花费巨大,那就让百姓多交点税弥补漕运费用嘛。
总不能让天子受委屈吧,那就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长安忍不住道,李隆基和李林甫这对君臣真不是人啊,难怪安史之乱一起那么多人响应安禄山呢。
总之在这两个丧良心的政策下,长安城是粮食充足了,也不用隔三岔五皇帝带着一堆人去洛阳吃饭了,李隆基在兴庆宫内高枕无忧,对洛阳也就越不看重。
这就给了李长安可乘之机。
长安城在老登眼皮子底下碰不了,洛阳完全可以伸手碰一碰。
国都的意义不仅是一座拥有巨大人口和繁华程度的城市,更是大唐百姓精神的象征。
安禄山都知道打下长安后再登基呢。
十年前。温知夏是安静寡淡的乖乖女,顾平生是放荡不羁带着痞笑的校霸。温知夏一酒瓶爆头了小巷内想要对她施暴的流氓,让顾平生惊叹惊艳,原来小书呆也有脾气。青春年少,好像全世界都知道顾平生爱温知夏,情深难抑。他为她喝过最烈的酒,淋过最大的雨,发过最炽烈的誓言,给过她最缠绵的吻。顾平生用浓情蜜意偷走了少女最干净的一颗心。十年后。大雪纷飞的傍晚。瘦弱的温知夏看着车前跟另一个女人拥吻的顾平生,手中的化验单无声的飘落在地上,被雪花掩埋。顾平生许是认定了赖定了,事事顺着他的温知夏,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他。他好像是忘记了,当初是谁求着哄着温知夏爱他。她疼到了极致,为了保命,便是要将名为顾平生的这块腐肉剜去,即使伤痕累累,即使鲜血淋淋。后来mdashmdash温知夏在门口看到靠着墙吸烟的男人,他的身旁带着一个红着眼眶可怜巴巴的奶娃娃妈妈,团子好困温知夏皱眉?!青雾色的烟雾将男人的神情遮盖,他耍起无赖看什么?亲子鉴定在这里,你儿子,也是我儿子,负责吧。一夜盛夏...
太阳即将毁灭,蓝星开始了死亡倒计时。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声音。顾平安成为了一个其中的一个幸运儿,开局他激活神级资源系统,无尽资源供他挑选。有了无尽资源之后,顾平安一步先,步步先,最终成为了蓝星唯一救世主。开局一亿资源点...
杜婉莹人美心善,就是有着一个咸鱼的性子,也不怪她如此。穿越前,她上进勤奋努力,一刻也不敢松懈,可结果呢?母亲还是离开了她。穿越后,杜婉莹奉行着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的原则。这个原则却在嫁给救命恩人江聿风后被无限放大带着科技穿七零,全家集体摆烂了...
简介关于侠客倚山行贪一杯浊酒,看一场大戏听一声嬉笑,执一幅旧画某家少年郎仗剑走天涯且看十殿阎罗掌乾坤,天地禁声龙庭帝君夺长生,伏尸千里白莲花中青萍现,偶见白骨四方剑江山下,谁言善恶正邪黑鲤跃龙门侠客倚山行在这个皇权低落,江湖高悬,两极分化的时代兴旺皆是百姓苦,智者握玄珠,霸者满腔意皆以百姓为刍狗少年侠客,意气盈满腔,不自量力,妄图蚍蜉撼树,为这昏昏世界,杀出个朗朗乾坤管他什么大局,管他什么社稷我心有不平,当以血祭之,化利剑而悬于九天之上,为这天下,压出一个晴空万里无云我辈少年郎,何惧强权与霸王...
林风贪便宜住进了凶宅,晚上遇到了红衣阿飘,于是上网求助!奈何这届网友不靠谱!!!系统文诡异脑洞无厘头搞笑轻松九品桃木剑已装备痒痒挠九品八卦照妖镜已装备智能手机九品道袍已装备红色内裤怎么系统也不靠谱!!!这都是啥玩意儿24岁的林风来到了鬼物横行的平行世界。早八?!为什么要有早八的存在!刚结束早八生活的林风又一次回到了大学早八生活。来自林风的怨气值∞...
简介关于念山河更念你如果可以,他多希望他们能在光明的世界里相见,他一身戎装,她还是医院里的白衣天使。他接她下班,他们牵手逛街吃饭看电影,一起迎驱散暗夜的黎明,一起看天边昭昭的晚霞,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可有些人生来就不普通,18岁参军,24岁入警,祖国和信仰早就刻在了他的骨子里。遇见她之后,骨子里又多了一道。暗夜终有光,是因为有他们这样为光而战披荆斩棘的战士!光明终会驱散黑暗,就像邪恶终将被正义击溃。小剧场医院里某女把他挡在门板上,一手掀起他的衣角,露出了坚实的腹肌,然后揭开他伤口上的纱布,暗自点头,伤口恢复的不错!某男脸上似笑非笑,颜医生脱人衣服都这么自然吗?某女给了他一记白眼,你身上哪儿我没看过!某男这车开的这么猝不及防吗?某女气结,我说的是手术的时候!某男一脸邪魅的笑真的都看了?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