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昨天写完后我在读与此相关的书籍时读到下面一段话,想分享出来:
“尤其在这个年龄,她们严厉地评判人生,坚信她们知道是非对错、公平与否。她们做出明确的判断,确信人生必须提供一些来自于人性深处思想的东西,然后必须在世界中得以实现。这种理想,思想的倾向实际上在这个年龄会强烈呈现出来。”
读完这一句,我哑然失笑,原来儿子呈现的正是这个年龄段的显著的特点,虽然如此让父母抓狂。所以,他们就是他们,他们在正常的轨道上,只是我们做父母的不了解。
然后,我就会想我的青春期,我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在想什么。我十四岁时就在高一,那个时候想的还是怎么好好学习,为了有个好成绩,好像真的对父母没有什么评判。大概是没有太多空间吧,于是这部分没有展现出来。(我当时考高中,差几分去一流的中学,只分到一个三流的中学。当时,父母是可以给学校一些钱上那个一流的中学的,于是父母就做凤尾还是鸡头曾经与我有个讨论,我选择做鸡头。我记得父母说,到哪里都是学习,所以你依然可以把书读好。所以我想那个时候我就是要努力奋进的,哪里有空间,哪里有时间去想事情,去评判父母呢?)
而现在我儿子呢,我们给了他们很多的空间和时间。儿子自己也说自己常常想事情,虽然他常常关着门,其实他不是在看书,也不是看手机,而是就是躺在床上想事情,当然我也不知道他在想啥,但是我想他是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展他自己的,于是他就在思想上会有很多评判吧。
所以,儿子的展还在正常的轨道上,作为家长,尽量把抓狂转化为理解和接纳吧!
但是,最怕这“但是”二字。中国的传统的智慧就是两极的,两者都有,两者能转化,要取中庸之道。
接纳不代表可以说话不尊重父母,不代表孩子的行为都合适,所以就从接纳到了引领,两者都要有。还是从书中摘录下面这段话:
“青春期的孩子们开始感到他们现在能够自己做出判断,但是仍然想要得到他们自己所选择的权威的支持:‘这个人的话可以听从;我能够接受他或她的观点和判断。’”
所以,孩子需要引领,无论是童年,还是青少年。尤其在青少年阶段,我们常常忽略这个部分。因为孩子长大了,什么都能自己做了,而且能帮父母了,有自己的想法了,父母想的都是好不容易这么大了,放手吧,终于可以休息休息了。
可是呢,还是早了,还是需要给予孩子一些支持、鼓励、帮助和指引。就像昨天我们谈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时,老师说我们可以做的是要倾听他们,体恤他们,理解他们。如果愿意做,也可以提供一些对事物的不同的角度让孩子去看到。这是家长可以做的。
看吧,还不是很容易呢。因为家长很容易就变成了说教,强迫认同,想要很好地当孩子的一个倾听的伙伴还挺难的。因为我们自己就没有真正被倾听过,被理解过,我们如何去做到呢?难,但难归难,我还是要做,因为我想要做好,想要不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我就要有意识,就要去尝试我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明天儿子就回家了,这三天开学营的团建活动,他应该有很多的看法,和观点。我就尝试一下怎么去倾听,提醒自己要闭嘴。
--------------------------------------------------------------------------------------------------
除了家长之外,孩子旁边的成人还包括老师。我也想说说老师的部分,因为我也曾经是老师,将来还会去做老师,所以有一些体会。
由于孩子到青春期之后,伙伴关系远重于家庭关系,学校生活远重于家庭生活,于是同学,老师都会对孩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同样的,接纳和引领都要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要体现在老师对青少年的态度中。
我曾经看到有的高中,老师对孩子非常地接纳,非常地理解,“他们想表达自己”,“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情感上有需求,所以他们谈朋友”“他们在青春期,青春期就是这样的特点,孩子们的展现很正常”。
但是!只有接纳,没有引领!
青少年需要成人的引领,需要成人给他看到更合适的方式,也需要成人给他一点点底线,一点点规则,而不是完全的自由,完全的放鸭子!
如果这样,那么会怎么样?
长远来讲,学校里教育不了,家庭里教育不了,最后必然到社会上去教育了。但那时的状况会更复杂,棍棒会更加激烈,远没有学校来这么友好,孩子将来一定会更加受挫,打击会更加猛烈!
目前来讲,孩子会慌!他们本需要他们的权威给予支持,给予引导,但是老师没有给,他们不确定自己做得怎样!(如果家长此时给了指引,也很合适。但现在往往家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过了一段时间,会转变为自以为是,因为孩子说了算,孩子说怎样就是怎样,孩子会自满,自负,会表现出高傲来。
而且,孩子会对成人有一种深深的轻蔑,“你做的就那样,你引领不了我!”
但其实,他们心里深处是渴望有人可以引领他们的。
除此之外,还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孩子转而去寻找其他的可引领他的成人或团体,比如课外班,其他课外的老师,其他叔叔阿姨,如果他们能引领他的话,比如在学术上,技能上,能让他学有所得,他也会非常愿意跟随。
还有一个就是他能从别处找来他能崇拜的对象,好一点的就是伟大的人物传记指引他想做他那样的人,或者是一个书中描写的人物能够指引到他的;还有一种就是现在的影视歌明星,体育明星,网络明星等等,现在明星也有各种类型的。后者往往很容易成为青少年的偶像。
现在大一点的孩子都有偶像,作为他身边的成人,不要着急去否定他,去扭转他,不妨去听一听他说,他崇拜这个明星的哪些方面,从这些部分也能看出孩子的心理是怎样的,往往能听到很多可取之处呢。
所以,啰里吧嗦说了一大堆,就是想表示,孩子需要引领,特别是青少年,他们处在一个尴尬的年龄,是孩子吧,已告别童年;是大人吧,还没成人。
我们作为他们身边的成人,要看到他们,要接纳他们,要引领他们。
-------------------------------------------------------------------------------------------------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甭管你是什么角色,只要是青春期孩子身边的成人就要接纳和引领他们。
接纳,无非就是“体恤”他们,理解他们,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就是倾听他们就行了,忍住,别说话!
引领,无非就是表达一下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如果不会,也怕做不好,就真诚地表达就好了。表示“妈妈也不会”“妈妈做错了”“妈妈也要学习”,然后就是自己要去真实地生活,是自己。
当然,还可以做的是创造给青少年的环境,让青少年有机会去碰到可以引领他的人,像我一样。
简介关于抄家前,先来一波零元购开局穿成书中的炮灰真千金,刚嫁入王府就要面临被抄家流放的命运?沈向晚不禁冷笑,当晚就潜入坑爹娘家来了一波零元购,又跑到皇宫搬空了狗皇帝的库房,连玉玺都给收进了空间里。重生假千金设计坑害原主替嫁,不就是不想被流放吗?沈向晚可不是个喜欢吃亏的主,反手又是一波举报,包括假千金在内,丞相府有一个算一个,整整齐齐的全都跟着一起去流放。流放路上,狗皇帝依然不给便宜夫君留活路?沈向晚表示没关系,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老娘就诛一双,看是你的爪牙多,还是老娘的手段狠!流放之地穷山恶水,吃了上顿没下顿?沈向晚表示空间在手,天下我有,不仅把便宜夫君一家喂得白白胖胖,顺便解决了当地的贫困,让家家户户都过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好日子。多年后,在沈向晚的帮助下,魏承毅一路从边关打到了皇城,推翻了狗皇帝的统治,但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登基称帝,而是亲自接上他的小媳妇儿,夫妇携手,君临天下!...
学生不怕老师会教书,就怕老师会游戏校长妖孽,干脆你来教全科家长校长,你还我孩子蔡老师主角我是老师我怕谁,歪瓜裂枣也能进名校开局,我就是教师...
这是一个穿越故事,也算是男主养成模式,本来想养的根正苗红,没想到在腹黑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说好的养大成婚,功成身退,却现想走也走不了了穿越成男主的白月光...
这本书是关于重生的。前世,她猪油蒙了心,引狼入室,不仅家产被剥夺,未婚夫背叛,到结局还要承受剜心之痛!重生后,她誓要将自己身上所承受的痛,百倍千倍的加铸在仇人身上!你欲要我心,我必要你命!他初见她时,一脸嫌弃。却心不甘情不愿的救了她!从此,他的眼睛再也离不开她。他为她的坚强而着迷,他为她的遭遇而心碎,虽然人生路漫漫重生一世再续缘...
简介关于被师父忽悠下山,她把豪门给拆了被师父忽悠下山,却因一场临时直播,被豪门和警察同时盯上。原本只是下山闯荡,却意外卷入豪门诡异命案,成了尔虞我诈的焦点。一时新奇做了警方卧底,却随着事件的深入,揭开了一场针对华夏的世纪阴谋。邂逅了两位都叫青藤的男子,一个淳朴小警察,一个高冷霸总,谁才是三世情缘。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阿飘?你要相信科学。林青鸾...
大厦将倾天地乱,汉失其鹿天下逐。群王并起谁为帝?昭烈中兴承大统。重温热血三国,顶级谋士对决。且看陈逸如何辅佐刘备,中兴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