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心理学领域对此已经有了一个共识:经历重大事件时,我们对信息的处理,并不是像录像机一样,将整件事原封不动地刻录进大脑。记忆的实际情况非常复杂,但基本上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信息的获得阶段。也就是对事件的感知,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是你对于事件的初步感受。第二是信息的保持阶段。也就是从感知,到最终回忆起某个信息之间的那段时间。第三是信息的提取阶段,我们会在这个阶段对之前储存的信息进行回忆。
请注意,在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后,想要通过记忆完全还原现实,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可以说,每一个阶段都要经历重重困难,复杂且难以避免。
先来看记忆的感知阶段。
在这个阶段,目击者本人的心理状态,就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比如,目击者的精神压力。
有研究显示,人在精神压力大的情况下,往往只会集中关注事件的某几个特征,忽略掉其他的细节。案件中更是如此。很多暴力事件的亲历者,他们的绝大多数注意力,都会不自觉地,聚焦在犯罪者手中的武器上。几乎没有什么余力,再去关注事件生时周围的环境、袭击者长什么样子这些信息。这在心理学里还有一个术语,叫作“武器聚焦”。
可想而知,如果事情生时,目击者的注意力,根本不在罪犯样貌上,而事后却让他们来指认,当天看到的人是谁。这样的证词和结果,明显值得怀疑。
再比如,人们的主观预期,也会造成目击者认知上的偏差。
曾经生过这样一个案件:2o世纪5o年代,一行五人开着车外出狩猎。在途经一片田地时,车子陷在了雪地里,动不了了。于是,其中两人去附近的农舍请求帮助。其他三人留在原地。去农舍的两人刚走到一半,突然又觉得,找人帮忙,其实不需要两个人,不如留下一个在附近山坡上随便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想要狩猎的鹿。
这时,留守的人隐约看到,附近山上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便叫来了朋友说:“你看,那是不是只鹿?”朋友觉得也是。他们便举起了猎枪,朝那个方向射击。只见那只鹿向前跌了一跤,出一声惊叫。听起来,似乎就是受伤时的哀鸣。朋友接着喊道:“别让他跑了,帮我捉住它!”于是,他们又开了第二枪、第三枪……直到两人跑了过去,这时才惊恐地现,那根本不是鹿,而是他们的朋友,已经中弹身亡。后来在法庭上,开枪的男子承认,他当时脑子里想的、眼睛里看到的,确实都是那只鹿。
这起可怕的事件,显然就是由于错误预期造成的。猎人满心期待地寻找鹿的踪迹,看到有东西在动,便认为现了猎物。他想要听到鹿的鸣叫,便将朋友的惊叫听成了鹿的哀鸣。
曾经有位叫作惠普尔的心理学家这样说道:“(人们对于事物的)观察,特别容易受预期的影响,但这很可能让人产生错觉……我们耳闻目睹的,往往是我们期望看到和听到的东西。”
刚刚说到的案件,属于临时性预期。如果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种临时性预期的重要影响,在做出重要反应或决定时,多花一些精力,去留意其他信息,也许就能避免类似的事故。
但是,还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在潜移默化地、持久地让我们对事件做出各种预期。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导致我们的感知错误。
有种典型的思维定式,叫作文化预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刻板印象。就像很多人都认为,亚洲人都特别整洁、欧美人比较开朗,某些特定人群,一眼看上去就明显有暴力倾向等等。
有研究人员对此做了一系列实验,结果现,人们的确会以事物常见的状态,来感知和记忆它们。有很多参与实验的人都犯了类似的错误:他们在回忆图片上的情景时,会把原本位于街道中央的药店,说成是在街角。因为他们那个地方的药店,通常是在两条街道的交会处。图片上画着的,明明是满载着炸药的红十字会救护车。多数人在回忆时,却说载着的是医疗用品。因为他们觉得,红十字会的车,“本就应该”是用于医疗的。
你看,刻板印象无处不在,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却不得而知。尤其是在取证、庭审这类,会对他人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中,文化预期、我们个人的偏见,都是要被严格排除的干扰因素。
说完了目击者本人的心理状态,在记忆的感知阶段,事件本身也会干扰目击者证词的准确性。很多研究都现,那些独特、鲜明、新奇的场面,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那些常规、平凡、微不足道的情形,则很少被人记在心上。这些结论都很好理解,已经成了共识,就不再多说。
我们来看另一个,影响人们对信息感知的重要因素——事件的暴力程度。
有心理学家制作了两份录像,开头和结尾完全一样,唯一的不同是,一份是暴力版:影片中的警察直接殴打了另外一人;另一份是非暴力版:双方只有言语上的交锋。他们请来了两组人,分别观看两个不同的版本。
结果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观看暴力版视频的人,回忆能力明显弱了很多。这可能印证了我们最早说过的,压力会让人们的感知能力下降。
但无论具体原因是什么,这个结论,对于司法判定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那就是,对于那些能够引起强烈情绪的事件,在判断证词时,要格外慎重。
好了,刚才讲到的是记忆的感知阶段。我们会现,记忆才刚刚开始,就有这么多的因素,导致我们获取到的信息,本身就是扭曲,甚至是错误的。
不过在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恰巧有位神奇的目击者,在感知阶段,巧妙地避开了所有的坑,完整无误地将事件生的经过,以及必要的细节,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么,我们的这位“优质证人”,是不是就可以完美地还原事实了?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接下来的第二个阶段,记忆的保持阶段,依然会有各种因素,试图入侵,甚至改变他的记忆。
第二部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保持阶段,我们的记忆会遇到哪些挑战。
第一个挑战,作者概括为“事后信息”。
在目睹过一起重大事件后,我们对这件事的关注,通常不会就此停止。在之后的时间里,我们还会不断地接触到与此相关的新信息。比如,有人当场目睹了一场车祸,第二天才从新闻上看到,司机出事前是喝了酒的。或者有人看到了一起争端,随后听朋友介绍了这场争执的前因后果。有相当多的研究都现,这些事后才了解到的信息,能直接改变目击者的记忆。
本书的作者曾经在认知心理学课堂上,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让学生去在别人的脑海中,制造一段本不存在的记忆。这事,是不是听起来挺难的?但结果却令人震惊:人为制造记忆,并且还能让人觉得真实,其实很轻松。
其中一组学生是这么做的:两名女生,背着一个大包走进火车站。她们故意将背包留在车站的长椅上,然后双双离开,装作去看时刻表。这时,另外一名男同学入场,他在这个实验里,扮演小偷的角色。只见他偷偷摸摸地将手伸进包里,假装摸出了什么东西,塞进外套,然后飞快地走掉了。
女同学回来后,现有人动过自己的包,随即惊呼道:“天呐,我的录音机不见了!”然后开始碎碎念,让旁边的人听到更多细节:“这是我老板借给我的、这录音机贵的……”当然,那名男生其实什么也没有拿,录音机是这两名女同学制造的虚假信息。两名女生一边抱怨,一边不时地向周围的目击者询问,努力让他们回忆一些细节。她们还向周围的目击者们要来了电话。
一周后,另一名同学扮演“保险代理人”,打电话给这些目击者,声称要对失窃经过例行调查。他请目击者们尽量回忆所有能够想到的细节。最后,他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您看到那台录音机了吗?”尽管根本不存在什么录音机,但仍有过半数的目击者,他们清楚地记得,自己看到了!而且,说的是相当详细。有人说是灰色的,有人说是黑色的,有人说录音机是装在盒子里的,还有人说录音机带着天线……
你看,“录音机”这个本不存在的物体,就这样通过事后信息,被渗透进了目击者的记忆中,真是令人防不胜防。不但如此,想要修改目击者的记忆,不一定非要用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实际上,人们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说话的语气、眼神视线、身体姿态这些细小的动作,都能传达想法,甚至影响记忆。
比如,有调查现,在目击者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指认时,警察只要不自觉地多看嫌疑人几眼,或是说话时语气有变化,就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动摇目击者的想法。所以有人提出:“指认最要紧的原则就是,每位目击者必须单独观察列队,不能由其他目击者或相关人员陪同。”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彻底的解决方案,防止各种各样的事后信息干扰我们的记忆。
说到这,你一定会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们相信看到了并不存在的录音机?为什么我们的记忆会被改变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对我们理解人类大脑的运作方式至关重要。为此,作者还做了一项研究:她请参与实验的人员观看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的内容是一起交通事故。然后将参与实验的人分为了两组。第一组被问到的问题是:“车祸生的那一瞬间,两辆车猛烈撞击(smashed)时的时有多快?”而第二组被问到的问题是:“车祸生的那一瞬间,两辆车碰在一起(hit)时的时有多快?”请注意,问题的区别是“猛烈撞击(smashed)”和“碰在一起(hit)”这两个关键词。
一周后,再次将这些人召回,不再观看录像,直接请他们回答一个新问题。新问题是:“在这起事故中,你当时有没有看到碎玻璃?”事实上,视频里的车祸现场,并没有出现碎玻璃,但我们都知道,由于车过快而引的交通事故,通常都会撞碎玻璃。结果是,那些之前在问题中看到“猛烈撞击”一词的人,更倾向于回答:“我确实看到了碎玻璃。”
作者对这个现象给出的解释是,在生复杂事件时,有两种信息会进入我们的记忆。第一种,是在感知原始事件时收集到的信息;第二种,是事件生后获取的外部信息。久而久之,这两种不同来源的信息,会在我们大脑中合二为一,使得我们分辨不出自己的回忆到底源自何处。我们大脑偏爱的,从来都是一段完整的记忆。就像我们上面说的实验,人们先会对视频中的车祸,在头脑中形成表征,一些零散的信息进入记忆。然后,研究人员问“两辆车猛烈撞击时的时有多快?”由此提供了一条外部信息。两种信息相互整合后,人们记忆中的车祸现场,就变得比真实情况更加严重了。
事后信息,是记忆在保持阶段遇到的第一个挑战,也可以理解为来自外部的挑战。具体来说,就是目击者本人内心的想法、心愿和欲望。
制壶师田如月一朝穿越变成黑穷矬的农家女,心心念念想回家。无奈猫主子也跟着一起穿越,为了养活黑仔,锦鲤附身的田如月努力奋斗,弃捡到的某美男如无物。卫晋从未想过有一天,他的床会被一只黑猫霸占还跟他抢媳...
简介关于灵气复苏林轩的传奇人生西元2o38年7月23日,蓝星爆了灵气复苏林轩作为第一批修行武道的学生就在林轩苦苦追求美好生活的时候,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兄弟被杀,丹田破碎,成为废人的林轩开始了武道的研究未曾想,仇敌依旧不肯放过他,父母的惨死成为了压倒林轩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在武盟中动手,林轩被执法者所击杀死去的林轩却重生到了八年前灵气复苏的前一日林轩誓要守护好父母,爱人和兄弟,誓杀前世仇人,不管他背景有多大,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靠着前世的记忆,今生的林轩将会开启一个波澜壮阔的人生...
秦立在33岁事业巅峰之际,突然车祸去世。一睁眼,回到出生的那一天。而且,这重生不是一次性的。只要想办法攒够重启点,他就能无限重来。第二次机会,第三次机会,第四次机会秦立不仅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想改变家人的命运。人生重启后...
上辈子,宋安宁为了蒋华,划地为牢,枯守一生。可直到死才现,她枯守的不是爱,而是对方精心策划的一场骗局。已死的夫君,摇身一变成了高高在上的侯府世子。她充入公中的嫁妆,变成了夫君迎娶新妇的聘礼。她自以为死在山匪手下的家人,也是婆母一家所杀。重活一世,宋安宁誓要报仇!婆母毁她的容?她反手先毁了对方。公公霸占她的财?她一张状纸诉公堂。至于那些个祖母叔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渣夫另娶,重生后这高门主母我不当了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作品简介哈利意外穿越漫威美队一里,危险的时候,美队眼睁睁的看着他葬身火海,却无能为力,大难不死现自己拥有了强大力量和防御,借此成为了亦正亦邪的佣兵。脚踢浩克,拳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到漫威当佣兵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一个自出生起就被误会身世的梨雨轩千金若然,一个风姿俊秀神韵独超的天界太子千熠,一个凭借一己之力重振魔界的魔君墨阙,单纯的花辞默默陪伴的濯盥,还有一个若然不想提及的雪族王子人人都说她长得极像仙逝的舞神,可是染月说了你是母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