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晋瑜夜话
爱上文学
舒晋瑜:您是从什么时候走上文学之路的?对文学的爱好是受谁的影响?来自书籍还是家庭?
邵丽:真正自觉走上文学道路,应该是20世纪末期了。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大多怀揣着文学梦,所以要说清楚受谁的影响还真不太容易,应该说受那种社会氛围的影响吧。
我觉得自己的写作主要还是来自书籍,小时候父母工作太忙,孩子也多,就把我们丢在家里。好在家中和亲戚家中有些藏书,就被我们千方百计翻出来看。那个时期的阅读对我们后来的创作影响很大。中国作协有几千个会员时,我家就有两个。我哥哥邵超是一个诗人,先于我好几年加入中国作协。
舒晋瑜: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写作,早期写的是什么?发表作品顺利吗?有没有被退稿?谁是您的“伯乐”?
邵丽:过去只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在一个地区杂志上发表过小说,前几天我哥找东西给翻了出来。十几岁时,我发表了一个短篇,叫《我们在这里》。很幼稚,小文艺青年的浪漫感十足。工作后结婚生子,中间搁置了十几年没有再写小说,但会写一些诗歌和散文,零零星星地在报刊发表。那时候思想还没定型,写的只是一些小感伤。写得不多,不记得有被退稿。那时候的写作还不是一种真正的自觉,小孩子家逞能的成分比较大。
舒晋瑜: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您早年在机关工作,担任过人事科长、乡党委副书记、市文联主席等职务。那时候,文学于您来说完全边缘化了吗?
邵丽:文学对于我来说不存在边缘化问题,读书始终占据我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我脱离写作的一段时间,我对文学丝毫也不陌生。那段时间比较活跃的王安忆、铁凝、迟子建、苏童、余华、莫言、刘震云等一大批作家的作品我都耳熟能详。除了阅读我没有其他爱好,很少参与社交活动,至今不会打牌摸麻将什么的。体育、娱乐的天分一样也没有。在我看来,自己是个很笨的人,任何竞技类的活动都让我害怕。
舒晋瑜: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重拾文学?重新开始写作,是从哪部作品开始?状态如何?
邵丽:准确说是1999年前后,因为女儿在中央音乐学院上附小,我常去北京。鲁迅文学院那时有作家班,我去旁听过几次。在那个时期,写出了《碎花地毯》《废墟》《戏台》《腾空的屋子》等作品,完全是凭自己的兴趣自由投稿,结果发得都还不错,省级刊物上过几个头条,《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也发过。
舒晋瑜:您一度成为文学刊物的“宠儿”,作品常常被《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全国大型刊物刊载。中短篇小说连续数年被中国作协收入年度小说精品年鉴,还多次获全国奖项,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有这样的幸运。您觉得是什么原因?能否回忆下当年的创作,停滞多年,突然厚积薄发吗?对您而言是不是一种必然?而且,“爆发力”在您这里好像比较突出。前几年似乎相对沉寂,疫情期间又连续几部作品反响很大,能分析一下吗?
邵丽:2002年,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开办作家高级研修班,我是首届学员之一。那时我们那个班被文坛称为“黄埔一期”,班上一半以上的学员已经是成名作家,包括徐坤、孙惠芬、张梅、麦家、艾伟、关仁山、柳建伟等。授课教师除了专业作家、评论家,还有各部委的领导和专家,李肇星、王蒙、李敬泽、胡平、李建军等都亲临授课带学生。课余与同学们在一起的文学交流,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和写作空间。我从一个业余作者,进入公务员队伍,然后又走出来搞写作,应该说具备很多生活资源优势,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这些经历资历可能会增加作品的厚度吧。说是厚积薄发也好,说是必然也好,不过我觉得任何一种经历都不会被浪费。
这次疫情的暴发,触动了我对亲情的思考。当然,这种思考也可以说是人类面对大自然疯狂报复时的一种必然。我想到了父亲,想到了我们这个家族,写作的激情油然而生。后来我想,之所以这期间有了井喷般的创作,与我几十年来始终没有停止对家族的思考有关。我们这个家族的关系复杂,很有故事性。
舒晋瑜:《我的生活质量》200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不到半年时间发行突破十万册。看得出来您对官场的描写十分熟稔,真切生动,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这部作品使您获得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度中华文学人物最具潜质的青年作家”称号。这是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吧?首部长篇就获得这么大的成功,总觉得您的写作道路特别顺利。有没有像某些擅长写中短篇的作家上手长篇时,存在结构、叙事等方面的难题?
邵丽:我进入公务员队伍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正赶上干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各个层面的领导班子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动。我接触到的大批领导干部都是77、78、79“新三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说我对官场有多熟悉,而是我对那一批官员比较熟悉。他们大多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生人,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工作和婚姻状况,我都耳熟能详,所以写起他们来几乎是顺流而下。我写的不是官场,也从来不认可我写的是官场小说,我写的就是跟我们一模一样的“他们”。官场不是一个独立的场,他们的日常和寻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这部作品之所以成功,估计和它的真实、自然有关。从技术角度看,因为是第一次写长篇,结构肯定有不合理之处,那时几乎就没有很好的规划,完全凭着自己的感觉走。叙事倒也没有遇到特别大的难题,毕竟对那种生活太熟悉了。
舒晋瑜:用评论家孟繁华的话说,《我的生活质量》“不是一部仅仅展示腐败和黑暗的小说,不是对官场异化人性的仇恨书写。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部充满了同情和悲悯的小说,是一部对人的文化记忆、文化遗忘以及自我救赎绝望的写真和证词”。您如何评价自己的这部长篇处女作?
邵丽:孟老师用了“不是一部仅仅展示……”我不同意,我完全没有写到腐败和黑暗。他用“同情和悲悯”我觉得非常好,我只是试图讲述一代人的生命历程,从而向那些在历史的洪流里载浮载沉的知识分子致敬。他们有情怀,但也得向世俗低头;他们会苟且,但也能守住最后的底线。
我所有的书写都心怀悲悯之情,我心疼我的人物,读者才会心疼我。这部作品从2003年出版,中间再版好几次,二十年来一直在卖,从当年的畅销书变成了长销书。有读者的认可才是我最大的满足。
穿越不可怕,可穿成末世女配文里的女主,施嫘表示有点心塞。这还不止,还付送一只包子,而且这包子还是男主的种时,施嫘开始心机梗塞了。为何心机梗塞?人家女配誓要做男主的女人,还要利用包子来讨好男主,这能不心机梗塞么?当然,即然施嫘穿越也成事实,她也不可能让宝贝儿子被女配利用的。只是,喂,女配你别太过分哦,利用不了就要追杀末世女主难当...
简介关于怎么办,她又把目光瞥向了别人路听白费尽心思想和温稚有些交集,却被她一句话击跨所有勇气。她挑笑说他路听白那种类型啊,我不玩乖乖生。后来,她将吃醋的他堵在楼梯间。红唇几近贴上他的喉结,语气暧昧乖乖生,光想和我谈。你知道亲嘴怎么换气吗?他较劲地咬上,夺来恋爱的资格。却没想,她还是飞了。一别数年,家族联姻。她是他求来的妻子,却不想她对这场婚姻没有任何期待。只得到一句联姻,能走什么心啊?路听白满腔委屈在此时倾泻,他将她堵在角落,双眸猩红地怒瞪她,啃得她妆都花了。温稚,你凭什么把我扔掉。...
方跑突破星系封锁,初识宇宙,遭遇宇宙海盗,与其他拯救者互争资源,上演一出星系争霸的壮烈史歌。宇宙流浪生涯...
江蓼蓼的嘴巴开过光,无论说什么都百试百灵,可是遇到傅南烛之后就突然失灵了。呀,四爷头上的吊灯,这么大的水晶灯,掉下来估计贼壮观。话落,水晶灯掉是掉了,但四爷毫无伤。四爷,你今天诸事不顺,小心出门摔个屁墩话没说完,自己就先摔了个屁墩。四爷,你家小青梅的腰好细,还扭啊扭的,她不怕闪了腰吗?四爷看了小青梅一少夫人的嘴巴开过光...
初次见面,林婉颜便揍的镇国公府小世子鬼哭狼嚎。连五岁的小奶团都打不过,丫是不是不行!第二次见面,林婉颜又伶牙俐齿怼的小世子哑口无言。话都说不利索,丫是不是没读过书!第三次见面,林婉颜好心送了小世子一柄沉灰已久的剑,从此莫名多了一个小跟班。丫能不能离远点,莫挨本姑娘!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怎么回事!你怎么还跟着我...
重生归来手握蜀山剑宗系统且看青稚少年,如何在浩瀚大千玄妙世界之中建立万界第一宗门蜀山剑锋之上白影孤立锁妖万塔之中群魔哀戚随手掷下一柄长剑,白眉身似鸿雪飘下从今而后,天下之大,不过蜀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