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睡不着。
就算昨天一夜未眠,眼睛酸到睁不起来,我还是被今天获得的线索给困扰得睡不着。
密室在推理小说里从来不是一个冷门的话题。推理小说的鼻祖,爱伦坡的《莫格街凶杀案》就是一宗密室杀人案。从某种角度来讲,密室杀人正是推理小说的起源,是万千分枝里最为茁壮的那根。
也是我尤其喜欢的一类。
一般来说,密室的诡计重点在于凶手的在犯下案件后怎样逃脱,也有凶手该怎样进入和凶手到底有没有进入的诡计重点。
可现在这个密室,重点在于受害者该怎样进入!
它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密室,除了关匣!
我闭上眼睛,脑内闪过各种各样的猜想:
有没有可能关匣根本没去旧大楼,而是从山顶掉下去的?
不是,山顶在很远的另一边,能跌落到那座山崖的地方只有旧大楼;
有没有可能关匣是在另一处地点坠落而亡,现场是被凶手伪装的呢?
不可能,没有凶手能骗过现代如此成熟的刑侦学,那些因为高空坠落而飞溅的痕迹不会说谎;
也许山崖的血迹根本不是关匣的,有另一位受害人从旧大楼坠亡,与关匣根本毫无关系。
这个猜想似乎说得通,但要是是这样的话,另一具尸体又去哪儿了呢?只要等到分析出现场提取的dna,这个猜想自然会被证实或证伪;
或许在旧大楼的时候,关匣就已经被凶手弄晕或者杀害。凶手带着没有意识的关匣乘坐电梯,然后将关匣从高处扔下。
这个猜想从逻辑上来讲似乎没错,但凶手如此大费周章是要干什么?让一个人失去意识,再费力把失去意识的人扛到高处扔在山崖上。然后又费力地爬山处理尸体,将尸体埋在离学校很远的江边。
如果是为了伪造跳楼自杀,凶手只需把尸体扔到山崖上就够了,完全没必要画蛇添足。
不对。
太不自然了,这一切都太不自然了。
感觉就像是凶手在某个环节出了状况,没有将原计划顺利进行一般。
线索如万千拼图般在我眼前组装,拆开,再重组。明明已经有了大概的轮廓,却怎样也无法拼成一个像样的图案。
各种猜想被我像数绵羊一般提出、否定,然后丢到思维的漩涡中。
不知何时,我的意识开始渐渐模糊。
等我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我现自己的眼前耸立着一幢古旧的建筑物,爬山虎的残骸已经将它环绕了好几圈。
这是旧大楼,谜团存在之所。
我走进那座建筑物,在我面前的是一道分岔口,前方是宽敞的楼梯,身旁是一台贴满了社团招新之类的海报的老电梯。
我往前走了不到两步,突然感到一股恶寒。
我抬头望向天花板,一台摄像头正死死地盯着我。在那小小的黑匣子身后,有不知多少张嘴在窃窃私语,不知多少颗眼睛在上下打量。
不要!
不要看我!
我吓得连忙走出监控范围,向那台老电梯走去。
我走进那台电梯,静静地等待电梯门关闭。
电梯关上的一瞬间,我感到了一股莫名的恐惧。
不知为何,电梯内的空间开始变得越来越小。
我疯狂地按着电梯开关,拍打电梯,可一点用都没有,它还是在渐渐缩小。
我只能从站立到下蹲,最后蜷成一团。
我要出去!放我出去!
挤压感越来越强,我就连深吸一口气的空间都没有。骨头错位的声音从我颅内响起,我的身体正渐渐被压成一块立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