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索末菲本人对物理学最大的贡献,是他提出来的精细结构常数a,无数鼎鼎有名的物理学家,都为137这个数字而感到着迷。
泡利临死前,因为自己住进的病房房间号是137而感到精神振奋;而爱丁顿更是137神教的忠实信徒,他认为精细结构常数1a的倒数,必须是也必然是137。
当他看到新一期的《物理学年鉴》时,索末菲刚好在斯坦福大学,为明天的演讲做着准备。
*****
【1】笔者注:erg(尔格)为厘米—克—秒单位制(cgs)中能量和功的单位,1erg(尔格)等于1dyn(达因)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cm(厘米)所作的功。尔格和国际单位制(sI)中能量和功的单位J(焦耳)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erg=1o^-7J。另外,力的单位dyn和n(牛顿)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dyn=1o^-5n。
康普顿在心中积郁许久的怨气,终于找到了泄口。
回到芝加哥大学的实验室后,他立刻写了一封寄往哈佛大学的信,信中充满了各种肮脏不堪的词汇,对着杜安教授就是一通破口大骂。
然后康普顿又致信位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美国物理学会,向《物理评论》编辑部提出要求,他要撤回自己去年十二月底投稿的那篇论文。
他把论文重新整理一番之后,请人帮忙翻译成德文,转而寄往了柏林的《物理学年鉴》。
……
整个大洋彼岸的北美洲,收到本期《物理学年鉴》的,不只有芝加哥大学的康普顿一个人。
作为康普顿的死对头,哈佛大学的杜安教授也同样收到了这本期刊。
但因为此时他正一门心思扑在实验室里,想要尽快找到康普顿论文的荒谬之处,所以还没来得及打开杂志,看看世界上的物理学同行们又有了哪些新的现。
直到两天之后,他收到了康普顿从芝加哥寄来的一封信,信中的文字污秽不堪,开头就劈头盖脸地对着自已一顿乱骂,把自己骂成了瓦釜雷鸣、尸位素餐、不学无术的碌碌之辈。
杜安一头雾水,心想,康普顿这人到底在什么神经?
在信件的最后,杜安才看到了康普顿让他去瞧瞧最新一期《物理学年鉴》上的一篇文章,看一看固执的他是不是比普朗克和爱因斯坦还要聪明,还要正确。
其实杜安也不是什么草包,他不让康普顿的论文表,并不是因为他不支持论文中所引用的光量子假设,恰恰相反,他是美国最早支持光量子假设的物理学家之一。
自从密立根用精准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用光量子解释光电效应的正确性之后,杜安紧随其后,在1921年亲自指导手下的两名博士研究生,用x射线法重新测量计算了普朗克常数。
他们将求得的普朗克常数精确结果h=(6.556±o.oo9)x1·s【1】表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这一结果被物理学界沿用了长达十六年之久。
所以当杜安看到康普顿信中说,有一篇被量子之父普朗克和光量子假说的提出者爱因斯坦同时看好的论文,他当即就让秘书找来了最新一期的《物理学年鉴》。
此君虽然同样不会德语,但也同样能通过符号、公式和示意图这些物理学界的通用语言来猜论文的大体内容。
他也同样认出来了题目下署名的,应该是个中囯人。
杜安找到正在珀西·布里奇曼的指导下撰写博士毕业论文的叶企孙,问了一个和康普顿同样的问题:“叶博士,你是否知道,贵国有这么一位叫做muu的物理学家?muu(move)这个名字,读起来就知道,他好像天生就是一个注定要研究物理的人。”
叶企孙就是之前帮杜安测定普朗克常数的两个博士研究生之一,他是1918年的庚子留美公费生,今年写完毕业论文,就将要启程回国了。
去国多年的他,自然也不知道陈慕武是国内物理学界如今正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于是很诚实地摇了摇头说道:“很抱歉,杜安教授,我已经很久都没收到国内的消息了,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位先生。”
杜安点了点头,像是在对他说话,又像是在在自言自语:“难道,这一次真的是我错了?”
叶企孙是清华学堂出身,这所学校建立时的地位就是留美预备学校,为了把学生送到美国留学,所以英语自然也就是唯一的一门外语。
他不知道怎么安慰自己的大老板,也不能像吴有训那样替他翻译德语论文,尴尬地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之后,就只能悄悄地退出了杜安的办公室。
……
原本在十九世纪末,欧洲才是物理学实验的中心。
但随着美国越来越有钱,他们想要在科学上拥有更多话语权的心情也就更急切。
于是美国佬们投入了大笔资金,修建了一个又一个有先进器材设备的实验室和有大口径望远镜的天文台,做出来的结果和观测也就比欧洲的穷表哥们更为精确。
从麦克斯韦用八棱镜测光和用干涉仪得出光不变的结论,到密立根的油滴实验和精准光电效应,再到杜安的这个精确普朗克常数测定,以及康普顿所做的散射实验,物理学的实验中心就这样一步步地从欧洲转移到了美洲大6。
这样一来,欧洲出现了一大批又没有钱,又有大把空闲时间的物理学家。
就像卢瑟福话里说的那样,“正因为我没有钱,所以我必须努力思考”,他们把富裕出来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理论研究当中,使得理论物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出现在了二十世纪初的欧洲大地上,直到三十年代初期达到鼎盛。
美国大学虽然财大气粗,但终究是根底不足,所以才会一直秉持着“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想法,不惜花大价钱请欧洲的知名物理学家们到美国各地作巡回讲学。
曾邀请过的名家,包括洛伦兹、普朗克还有去年的爱因斯坦,以及今年的阿诺德·索末菲。
作为慕尼黑大学理论物理学院的院长,索末菲虽然从未获得过诺贝尔奖,但他却是世界上获得物理学奖提名次数最多(81次)的物理学家,也是教导过最多物理学奖得主的人。
索末菲本人对物理学最大的贡献,是他提出来的精细结构常数a,无数鼎鼎有名的物理学家,都为137这个数字而感到着迷。
泡利临死前,因为自己住进的病房房间号是137而感到精神振奋;而爱丁顿更是137神教的忠实信徒,他认为精细结构常数1a的倒数,必须是也必然是137。
当他看到新一期的《物理学年鉴》时,索末菲刚好在斯坦福大学,为明天的演讲做着准备。
*****
【1】笔者注:erg(尔格)为厘米—克—秒单位制(cgs)中能量和功的单位,1erg(尔格)等于1dyn(达因)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cm(厘米)所作的功。尔格和国际单位制(sI)中能量和功的单位J(焦耳)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erg=1o^-7J。另外,力的单位dyn和n(牛顿)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dyn=1o^-5n。
康普顿在心中积郁许久的怨气,终于找到了泄口。
回到芝加哥大学的实验室后,他立刻写了一封寄往哈佛大学的信,信中充满了各种肮脏不堪的词汇,对着杜安教授就是一通破口大骂。
然后康普顿又致信位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美国物理学会,向《物理评论》编辑部提出要求,他要撤回自己去年十二月底投稿的那篇论文。
他把论文重新整理一番之后,请人帮忙翻译成德文,转而寄往了柏林的《物理学年鉴》。
……
整个大洋彼岸的北美洲,收到本期《物理学年鉴》的,不只有芝加哥大学的康普顿一个人。
简介关于辅娇妻爱种田现代研究农业的研究生和美食爱好者苏沐,无意中穿越到一个不存在的历史,一个小山村苏沐身上,一睁眼就要嫁人了。而且嫁的人家里也不富裕,而家里唯一的存款还拿来娶了原主。当看到男主时,苏沐决定了,留下来,攻略男主,可是当她以为男主有喜欢的人,准备离开时,这位霸道的辅大人却拦住她的去路你不打算负责吗?你已经有喜欢的人了,那我就给你们腾位置,放我离开吧。不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喂,你也太无理了苏沐气得直蹬脚。...
爸,我闯大祸了。怎么了儿子,你违法犯罪了?我我欠了高利贷哦,跟钱有关啊,那没事了。苏念???我爹…真的成龙了!本书为治愈系都市日常爽文,带你体现富二代的人生...
作为曾经的京剧第一名伶,林谦一朝醒来,现自己浑身是血,手里被塞了一把破吉他,还要去参加一场地下摇滚比赛他整个人都不好了,还能咋的,凑合上呗。谁料一不小心,就唱成了开创古典京剧与现代摇滚融合的先锋,一不小心,就把整个流行音乐界给征服了。重生之第一名伶...
简介关于都重生了,谁还做普通人啊(重生官场扶爹上位商海争雄)陈阳先生,可以冒昧的问一下,您现在到底有多少财富吗?你所能看见的,你所知道的,你所能想象得到的地方,都是属于我的。前一世,陈阳被害的家破人亡,一生为复仇而活,最终却落得惨死的下场。这一世,除了让仇人生不如死,陈阳只想扶爹上位,做一个横行霸道的级纨绔。...
晋江VIP20230720完结总书评数7620当前被收藏数18548简介姜柔身段娇软长相绝美,想当老姜家上门女婿的男人络绎不绝。最后姜家挑了有四个兄弟穷得叮当响的沈城东入赘。在结婚当天,姜柔意外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本书中的无脑女配。活这一生只为了给样样优秀的大姐当对照组。据书中介绍,沈城东和她结婚三年在姜家当牛做马,两人相敬如冰。后因三年无子,被姜家父母教唆离了婚。离婚后,沈城东一路开挂成为华国首富,而她改嫁变态男悲惨一生,还成了大杂院里茶余饭后的笑话。瞧着男人肩宽窄腰的高大身材,姜柔沉默一瞬,全当无事发生她心想三年后的事现在考虑那么多没用,还不如趁着年轻享受一天是一天呢~只不过,这小日子还没享受几天,她肚子却大了姜秋雨在十岁那年重生了,上辈子她妹妹姜柔聪明漂亮,过得比任何人都好。而她碌碌无为,一生平庸。重活一世,她要抓住所有先机,绝不能让姜柔比下去!首先,她要想办法上大学。之后,家里赘婿,她抢先一步嫁入富裕家庭。本以为妹妹没了上辈子的学识和机遇,这一生必定不易。结果,兜兜转转姜柔仍嫁给上辈子呵护她一生的男人,还成了华国最美播音员。反倒是她,被骗破产还离了婚,过得比上辈子还惨。ps①大杂院赘婿养娃吃瓜甜蜜日常。②娇软美人×宠妻狂魔。③男女主是土著,女配重生,不是亲姐妹。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书爽文年代文主角姜柔,沈城东(叶承)┃配角┃其它一句话简介土味夫妻在大杂院养娃吃瓜撒狗粮立意幸福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