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页(第1页)

  女伶中唱老生者,今日当推孟小冬为巨擘;盖其嗓音纯正之中,具苍劲之韵,可

  称得天独厚,而使调行腔,既非凡响,神情做派,亦异俗流,落落大方,自非寻常

  女伶所可比拟也。顾小冬尚谦然以为未足,将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以期深造。

  此前言菊朋来津,在春和露演,小冬排日往观,悉心体会,深为折服,近日乃请人

  介绍,欲拜菊朋为师,俾可请益。菊朋亦以小冬为女伶英才,欣然允诺。小冬已专

  函邀请菊朋莅津,将择吉行拜师典。闻菊朋日内即可就道。&he11ip;&he11ip;

  然而,拜师一事再次不了了之。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当年年底,孟鸿群病危,孟小冬匆忙由津回京照顾父亲,直到次年2月送走父亲,然后又为父守孝,忙乱中就遗忘了拜师礼。事情过后,重记起这事儿,双方都已失去了热情。

  既然有心拜师,当然应该拜言菊朋这样的大师。但是,孟小冬没有拜成言菊朋,却在回到天津后,拜了一个京剧票友为师,而且像模像样地行了拜师礼。这个&1dquo;师”,就是曾经为四大名旦排序的苏少卿。苏少卿早年演过话剧,后来迷上了京剧,曾师从陈彦衡学谭派老生,对音韵学方面颇有研究。他祖籍江苏徐州,一直生活在上海。此时他在天津的身份是上海明星电影公司驻津代表。

  对孟小冬拜票友为师,议论颇多,大多不能理解。孟小冬自己,则不以为然,在她看来,无所谓正式演员还是票友,有真本事就行,她能从他(她)身上学到玩艺儿,就都能成为她的老师。事实上,她不但拜过谭派老生为师,甚至还拜过名旦荀慧生,当然更师从梅兰芳学过梅派戏。她一向好学,正如《孟小冬拜师》一文中所说,她一直&1dquo;谦然以为未足”。这是她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孟小冬拜苏少卿,中间人又是沙大风。1932年9月3日,在天津的大华饭店,孟小冬正式行拜师礼。

  人们现,这一年多来,也就是说,和梅兰芳分手后,孟小冬长居天津,除了父亲病、亡而回了一趟北平后,似乎始终不愿意回到北平生活。有人猜测,她是准备重登台的,既然如此,就不能保证不会和梅兰芳见面,为了避免跟梅兰芳相遇,她选择两人在不同城市生活。

  其实,梅兰芳早在孟小冬拜师苏少卿前半年,就已经离开北平南下上海了。这年春天,他为淞沪抗战受伤战士筹集医药费在北平义演了3天,然后离京。关于他迁居上海的原因,一直以来,有人将此归结为他和孟小冬分手。分手本身,自然是原因,因为两人的关系闹得沸沸扬扬;分手后他为支付给孟小冬四万块钱而不得不将梅宅卖掉,也是原因。按此说法,他似乎是在北平待不下去了才走的。

  实际上,梅兰芳携家小移居上海,更重要的原因应该还是和战事有关。&1dquo;九#8226;一八”后,日本侵略者的猖狂野心和当局的&1dquo;不抵抗政策”都使他预感到,继东三省后,华北大平原也将不保。如此想来,北平是难以再待下去了。这么说来,他迁居上海,的确是因为&1dquo;北平待不下去了”,不过,这个&1dquo;待不下去”并非那个&1dquo;待不下去”,性质完全不一样。既然如此,梅兰芳第一次想到了&1dquo;走”。但是,走向何处?

  在这之前,梅兰芳多年的朋友冯幼伟已经定居上海,他一直写信催梅兰芳南迁。梅兰芳始终难下决心,一来北平到底是他的家,他舍不得;二来北平又是京剧的故乡,他的中心舞台在北平,他也舍不得。然而,面对&1dquo;九#8226;一八”后的政治形势,他也不能不走了。既然要走,就只能去上海。

  刚刚在上海落脚,梅兰芳便想着要排演一出有抗战意义的戏。当时,他暂住在沧州饭店。有一天,几位朋友叶玉虎、许姬传等到沧州饭店看望他。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排戏。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呢?大家一时都没有主意。叶玉虎想了想后,对梅兰芳说:&1dquo;你想刺激观众,大可以编梁红玉的故事,这对当前的时事,再切合也没有了,我想了一个韩世忠在黄天荡围困金兀术的历史题材,突出梁红玉擂彭助战,由你演梁红玉,不知合适否?”

  一句话提醒了梅兰芳,他想起梁红玉的故事,以前舞台上也演过,但&1dquo;情节简单,只演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一段”,如今完全可以将内容扩充,写一出比较完整的戏。大家一听梅兰芳的分析,立即来了精神,叶玉虎更是将剧名都想好了,他说:&1dquo;就叫&1squo;抗金兵’如何?”

  《抗金兵》?演的虽是抗金兵,实则号召民众抗日兵。这个剧名自然再贴切不过了,大家纷纷赞成。梅兰芳更是很兴奋。他请叶玉虎去搜集资料。

  编排《抗金兵》时,梅兰芳一改过去先选定题材,由齐如山写出初稿,再由他自己和李释戡、吴震修等人共同商榷进行修改,再分单本设计唱腔、研究服装、道具、布景、串排的创作模式,而是成立了以他自己为主的创作组,由剧作者、音乐工作者、主要演员共同参与编排。大致分工是许姬传负责执改编,徐兰沅、王少卿负责设计唱腔、板式,最后由梅兰芳修改审定。三、四个月后,《抗金兵》在集体智慧下脱稿。

  这是梅兰芳因离开北平而不得不得离开他的编剧齐如山(他仍留北平)后编演的第一出戏。

热门小说推荐
1986:东北旧事

1986:东北旧事

简介关于1986东北旧事省院顶级外科医生陈铁柱重生在一九八六年的东北小山村,一切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新鲜。上山打猎下河摸虾,联产承包分田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尘封的旧事,在他面前缓缓铺开...

曾经,我想做个好人

曾经,我想做个好人

高订七万作品,品质保证,放心阅读穿越到一个有着各种奇怪能力,灾难生物,厄运宝具的危险世界。方泽只想觉醒个凡能力,当个普通的探员,吃吃皇粮,好好的活下去。结果,他却现,一切好像都不能如他所愿奇怪的能力宝具有种在身上就可以永葆青春的蘑菇每分一个分身就会智商下降实力提升的小丑出世就引得地区下起黑雨,生物疯狂的破旧神像捡起就会被附身的古钱币可以代替主人学习锻炼,而且效果翻倍的替身地灵等等…已有两本四五万高订的作品我的云养女友我给万物加个点,全都几百万字正常完本,更新期间无断更。人品保证,放心跟读。读者1群664616129(2ooo人已满)读者2群233122761(2ooo人已满)读者3群7o966263o(2ooo人已满)读者4群863768896(2ooo人还剩4oo名额)vip1群,vip2群已满,vip3群还剩1oo多空位,全订读者可加普群验证。...

察哈尔不会忘记

察哈尔不会忘记

简介关于察哈尔不会忘记本书写了我的二爷爷在民国十八年出口外后的经历,他当过土匪打过日寇,说他是好人他当土匪也打家劫舍,说他是坏人他又和小日本杠了八年,死在他手里的日军不计其数,有时靠绺子入伙干,有时又干独行侠,在转战集宁县后住扎大脑山附近的大小西沟受八路军蛮汉山游击支队领导,在平绥铁路线出击作战,抗战胜利后他卸甲归田,胆大心细在枪林弹雨的年代却活了下来,最后能死在自家的炕上,至死身边的人才知道,这个人就是闻名察哈尔乃至东蒙地区的传奇人物二里半,也是让平绥铁路线日军头痛的游击队大队长...

抄家前,先来一波零元购

抄家前,先来一波零元购

简介关于抄家前,先来一波零元购开局穿成书中的炮灰真千金,刚嫁入王府就要面临被抄家流放的命运?沈向晚不禁冷笑,当晚就潜入坑爹娘家来了一波零元购,又跑到皇宫搬空了狗皇帝的库房,连玉玺都给收进了空间里。重生假千金设计坑害原主替嫁,不就是不想被流放吗?沈向晚可不是个喜欢吃亏的主,反手又是一波举报,包括假千金在内,丞相府有一个算一个,整整齐齐的全都跟着一起去流放。流放路上,狗皇帝依然不给便宜夫君留活路?沈向晚表示没关系,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老娘就诛一双,看是你的爪牙多,还是老娘的手段狠!流放之地穷山恶水,吃了上顿没下顿?沈向晚表示空间在手,天下我有,不仅把便宜夫君一家喂得白白胖胖,顺便解决了当地的贫困,让家家户户都过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好日子。多年后,在沈向晚的帮助下,魏承毅一路从边关打到了皇城,推翻了狗皇帝的统治,但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登基称帝,而是亲自接上他的小媳妇儿,夫妇携手,君临天下!...

假盲人:我的按摩师生涯

假盲人:我的按摩师生涯

一场车祸后,我成为了一个盲人,原本以为自己会做一辈子的瞎子,直到那天我的眼睛突然恢复了光明,而且发现了嫂子的秘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