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7页(第1页)

  这件事在程砚秋的心里留下了疙瘩。o.2元的票价差异,实际上意味着他在外人眼里,层次上是低于梅兰芳的,这让他的心里很不舒服。于是,他的心里憋着一口气,他也在等待着能够证明自己的机会。

  可以确定的是,此次对台,程砚秋是在天蟾舞台,梅兰芳是在中国大戏院。这两家戏院的幕后老板都是吴性栽。作为商人,他当然是极乐意看到师徒对台这样的情景的,因为这会给他带来极旺的人气和丰厚的利润;对于程迷和梅迷们来说,他们也希望他俩对台,因为他们彼此一直都在较劲,都想利用这样的机会一决高低;媒体一向唯恐天下不乱,有这样的事情生,他们更加血脉贲张,激动万分了,准备好好渲染一番。于是,一场师徒对台戏,在众人的期待中,在程砚秋的复杂心理驱动下,正式开战。

  与1936年的那一次对台相比,此次,为梅兰芳担心的人明显多了不少。原因是,相对来说,程砚秋此次的演出似乎要强于梅兰芳的,除了谭富英、叶盛兰,程砚秋的班底还有花脸袁世海;旦角芙蓉草;武旦阎世善;丑角刘斌昆、曹二庚、李四广、盖三省、梁次珊、慈少泉等;老生王少楼、张春彦;小生储金鹏等。这样强大的阵容据说只有在堂会或义务戏中才得一见。

  其次,从年龄这个角度来说,梅兰芳此时已届5o,而程砚秋刚满4o,正值盛年,体力上自然更胜一筹。然而,此时的程砚秋也存在致命的短处,他因脱离舞台数年,胖了很多。台湾青衣演员顾正秋在其回忆录《舞台回顾》中,提到这次梅、程对台时,这样写道:那时,&1dquo;程已经是大胖特胖了,以身材论,可以说已不够旦角条件。”但是,她又说,&1dquo;他的水袖好,腿的功夫,身段的运用完全遮去了粗笨的样子。”

  从演出剧目上来说,梅兰芳抗战期间只有《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而程砚秋的戏有《荒山泪》、《春闺梦》、《亡蜀鉴》、《锁麟囊》、《女儿心》。很明显,程派戏更有优势。

  程砚秋虽然摆明了要与师傅抗一抗,但是,在他的心里,对师傅还是心怀歉意的。他很矛盾,一方面为了重返舞台,他不得不利用这样的机会,另一方面,他又实在不愿意与师傅打对台。况且,形势又似乎对他有利,他就更加过意不去了。挣扎了很长时间,他还是决定亲自去向师傅致歉。那一天,他特别到梅宅,与梅兰芳进行了很好的沟通。

  梅兰芳是个极其温和的人,他大度宽容。对于程砚秋这个弟子,他喜爱有加。尽管砚秋后来居上,与他同列四大名旦,几乎与他平起平坐,这使他一度有强烈的危机感,但他并不因此记恨砚秋。当外界盛传砚秋与他打对台,于他不敬时,他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乃自然规律。如今,面对砚秋真诚地致歉,他安慰说:&1dquo;放心去演,排除外界干扰尽可能去挥。”听师傅这么说,程砚秋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他完全没有了顾虑,全身心地投入了即将来临的对决中。

  虽然梅兰芳并不介意弟子的挑战,但他身边的人还是很为他担心的。正式对台后的每天早晨起床后,冯幼伟总是要打个电话给梅兰芳,报告天气情况,如天气晴朗,他就说:&1dquo;今天好天气,一定能卖满堂。”如果是阴雨天,他就会给梅兰芳打气说:&1dquo;下雨没关系,反正戏码硬。”

  此次对台,程砚秋的戏码以戏为主,老戏只有一出《玉堂春》,这也是他的拿手戏;梅兰芳则正好相反,以老戏为主,戏只有一出《抗金兵》。从戏码来说,他俩各有所长,并不能分出高低。程砚秋所在的天蟾舞台,太大,能容纳4千观众,而梅兰芳所在的中国大戏院观众席只有天蟾的一半。因此,表面上看,程砚秋的戏,每每不能满座,而梅兰芳的戏,则常常爆满,但从售票数来算,他俩是差不多的。

  一个月的对台下来,外界的评价是:不分上下,打成平局。但也有人说,平局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程砚秋作为梅兰芳的弟子,不延袭梅兰芳的老路,勇于创,戏不断,从这个角度上说,他其实是这场对台的胜者。

  梅兰芳和弟子的对台戏打完了,孟小冬也要走了,回北平。她为什么要走?是因为姚玉兰从重庆回来了。她和姚玉兰是结拜姐妹,虽然同是杜月笙的女人,但是,姚玉兰尽管只是一个妾,好歹有名有份,而她孟小冬无名无份。既然如此,她如何和姚玉兰平起平坐?何况她知道,杜月笙肯定更偏爱她,这符合男人喜厌旧的本性,相对而言,姚玉兰是旧人,她是人。那样的话,姚玉兰会不吃醋,会不恨她?与其将来彼此撕破脸,还不如趁早退出。

  杜月笙自然十分不舍,姚玉兰对他而言,是旧爱,孟小冬则是欢,他怎么能守着旧爱舍弃欢?不过,孟小冬去意已决,姚玉兰似乎看出端倪,也没有强留。杜月笙无奈,只好将孟小冬送走。临走,他送给孟小冬一万美元,并许诺他会另给一钱让她在北平重买个好房子。

  不到一年,孟小冬再一次南下上海,还是为了杜月笙。

  1947年8月3o日,是杜月笙6o大寿。按惯例,他又要举办盛况空前的堂会作为庆寿。不过,因为战事正紧,他担心在这个时候过于奢华遭人嫉恨。想来想去,他将祝寿堂会改为&1dquo;祝寿赈灾京剧义演”。此前,许多地区遭遇了水灾。相比1931年杜家祠堂建成后的那场豪华堂会,此次杜家祝寿堂会的规模要小一些,但也动用了千辆汽车,参加人数达数千,连政府高层,如宋子文、汤恩伯、吴国桢等都到场祝贺。蒋介石不但派了代表,还特地让儿子蒋纬国夫妇前往庆寿现场,当场拜寿。

热门小说推荐
1986:东北旧事

1986:东北旧事

简介关于1986东北旧事省院顶级外科医生陈铁柱重生在一九八六年的东北小山村,一切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新鲜。上山打猎下河摸虾,联产承包分田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尘封的旧事,在他面前缓缓铺开...

曾经,我想做个好人

曾经,我想做个好人

高订七万作品,品质保证,放心阅读穿越到一个有着各种奇怪能力,灾难生物,厄运宝具的危险世界。方泽只想觉醒个凡能力,当个普通的探员,吃吃皇粮,好好的活下去。结果,他却现,一切好像都不能如他所愿奇怪的能力宝具有种在身上就可以永葆青春的蘑菇每分一个分身就会智商下降实力提升的小丑出世就引得地区下起黑雨,生物疯狂的破旧神像捡起就会被附身的古钱币可以代替主人学习锻炼,而且效果翻倍的替身地灵等等…已有两本四五万高订的作品我的云养女友我给万物加个点,全都几百万字正常完本,更新期间无断更。人品保证,放心跟读。读者1群664616129(2ooo人已满)读者2群233122761(2ooo人已满)读者3群7o966263o(2ooo人已满)读者4群863768896(2ooo人还剩4oo名额)vip1群,vip2群已满,vip3群还剩1oo多空位,全订读者可加普群验证。...

察哈尔不会忘记

察哈尔不会忘记

简介关于察哈尔不会忘记本书写了我的二爷爷在民国十八年出口外后的经历,他当过土匪打过日寇,说他是好人他当土匪也打家劫舍,说他是坏人他又和小日本杠了八年,死在他手里的日军不计其数,有时靠绺子入伙干,有时又干独行侠,在转战集宁县后住扎大脑山附近的大小西沟受八路军蛮汉山游击支队领导,在平绥铁路线出击作战,抗战胜利后他卸甲归田,胆大心细在枪林弹雨的年代却活了下来,最后能死在自家的炕上,至死身边的人才知道,这个人就是闻名察哈尔乃至东蒙地区的传奇人物二里半,也是让平绥铁路线日军头痛的游击队大队长...

抄家前,先来一波零元购

抄家前,先来一波零元购

简介关于抄家前,先来一波零元购开局穿成书中的炮灰真千金,刚嫁入王府就要面临被抄家流放的命运?沈向晚不禁冷笑,当晚就潜入坑爹娘家来了一波零元购,又跑到皇宫搬空了狗皇帝的库房,连玉玺都给收进了空间里。重生假千金设计坑害原主替嫁,不就是不想被流放吗?沈向晚可不是个喜欢吃亏的主,反手又是一波举报,包括假千金在内,丞相府有一个算一个,整整齐齐的全都跟着一起去流放。流放路上,狗皇帝依然不给便宜夫君留活路?沈向晚表示没关系,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老娘就诛一双,看是你的爪牙多,还是老娘的手段狠!流放之地穷山恶水,吃了上顿没下顿?沈向晚表示空间在手,天下我有,不仅把便宜夫君一家喂得白白胖胖,顺便解决了当地的贫困,让家家户户都过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好日子。多年后,在沈向晚的帮助下,魏承毅一路从边关打到了皇城,推翻了狗皇帝的统治,但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登基称帝,而是亲自接上他的小媳妇儿,夫妇携手,君临天下!...

假盲人:我的按摩师生涯

假盲人:我的按摩师生涯

一场车祸后,我成为了一个盲人,原本以为自己会做一辈子的瞎子,直到那天我的眼睛突然恢复了光明,而且发现了嫂子的秘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