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与此同时,公共租界僙浦路,德国驻沪总领事馆内。
德国驻沪总领事悌尔今天难得起了个大早,因为他昨天约了一位客人今早共进早餐。
这位神秘的客人不是别人,正是这两天在仩海滩洋人圈子里风头正盛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悌尔并没有像其他国家的同侪那样,参加昨天在工部局举办的相对论讨论会。
德国国内的反犹运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他一个地道的正三色旗老日耳曼人,自然也不愿意去参与由犹太人主导的讨论会,只能提前和爱因斯坦这位大科学家另约了个时间。
其实爱因斯坦现在是瑞士人,只不过如今相对论的声名鹊起,爱因斯坦又新得了诺贝尔奖,再加上爱因斯坦最近十几年一直在德国国内工作,这才让德国又重新把这个人才归为己有。
关于爱因斯坦的国籍,他自己曾在相对论得到证实后,对《泰晤士报》的记者讲了个细品十分心酸的笑话:“如果相对论搞砸了,那么德国人一定会说自己是瑞士人,而瑞士人则会说自己是犹太人。”
这个早餐吃得很沉闷,主要是因为一个官员一个科学家,实在是很难找到什么共同话题。
两个人天南海北交流着无用的信息,直到悌尔也未能免俗,问出了如今很流行的一个谣言:
“博士,在这个世界上,如今真的只有一打(十二个)人懂相对论吗?,除了您之外,剩下的那十一个人都是谁?”
爱因斯坦笑了笑,道:“这只不过是人们夸张的说法罢了,实际上,一个人只要有大学水平的数理基础,就基本上都能看懂相对论里所讲的内容。昨天的讨论会上,就有一个中囯人也能对相对论侃侃而谈,在我看来,他的水平已经很高了。”
“我在今天的《字林西报》也上看到了相关报道,”悌尔指了一下摆在房间角落的报刊架,“上面说你称赞那个中囯人是物理学的‘拉马努金【1】’,这个人的水平真的有那么高吗?”
“其实接受完昨天的采访之后,我还和这个中囯人聊了一路。晚上回到饭店房间,我又读了他交给我的一篇论文。
“他的脑袋里似乎装满了新奇点子,我觉得假以时日,他在物理学上能达到的高度,可能比拉马努金在数学上的更高。
“我打算向普朗克教授推荐这个年轻的中囯人到柏林洪堡大学就读。
“总领事先生,我想请贵领馆帮我几封电报,不知道方不方便?”
“博士,十分乐意为你效劳,等早餐之后,请你把电报的地址和内容写到纸上交给我就好了,我会让电讯处的人尽快办妥。”
早餐会结束之后,悌尔没有食言,让秘书把爱因斯坦写好的两份电报交到了总领事馆电讯处。
信息被报员转换成电讯号,由仩海出,经天侓到邶京,继而跨越蒙估高原,在恰克图汇入西伯利亚电报线,然后穿越乌拉尔山脉,抵达波德平原后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继续沿着电缆西进,另一部分则留在当地,滴滴答答地进入柏林电报局。
以光传播的电讯号,轻松跑赢了地球的自转,整个欧洲还处在静谧的黑夜里,只有从马赛开来的夜班邮政火车不知疲倦,依旧喷着白气哐当哐当地疾驰在铁轨上。
天蒙蒙亮的时候,打着哈欠的邮差蹬着自行车,把一包漂洋过海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投递到了洪堡大学。
吃过早饭之后,马克斯·普朗克教授优哉游哉地走进自己的办公室,虽然美元兑马克的汇率已经升值到了一兑一万八,但德高望重的他显然不需要像邮差那样,为了今天去哪儿能买到便宜的黑面包而愁。
“教授,这些是今天早上收到的信件,世界知名大学和科学院来的信件被我放在了最上面,”学院秘书给普朗克送来一沓已经整理好了的信封,“另外,这里还有一封从驻仩海总领事馆来的电报,不知道是不是电报局的人搞错了。”
秘书嘴上是这么说,但其实心里十分好奇,这帮身在远东的外交官员们,到底来了什么信息。
“拆开看看不就知道了?”普朗克也很纳闷儿,“哦,原来是阿尔伯特来的电报,难怪,他现在正是在那边讲学。”
反正领事馆电报,花的又不是自己的钱,于是爱因斯坦就把电报内容写得很具体,详细交代了这一两天之内在仩海生的事情。
他向普朗克热情地介绍了一个中囯青年人陈慕武,称赞他在相对论以及量子学说领域的天赋有多么高。
还说陈的一篇有关光量子的论文已经提前寄给了《物理学年鉴》,不日即可到达,希望普朗克能够通过论文查看一下这个年青人的物理水平,并在论文表上给予一定的帮助。
另外请普朗克教授转告盖革和博特二位教授,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设计实验验证一下,陈论文中提到的理论是否正确。
最后他希望普朗克能以洪堡大学的名义,邀请这个年青人到柏林留学。
对于中囯人,普朗克没有什么偏见,他在十几年前就有了第一个中囯学生,夏元瑮。
虽然因为清朝灭亡,夏元瑮的官费资助也跟着没了着落,只能被迫退学回国,但两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却从没断绝过。
在普朗克心中,虽然对夏元瑮的物理水平评价不高,可这位学生回国之后,却能担任了他们国家最高学府的理科负责人。
不知道这次受到爱因斯坦大加称赞的另一位中囯人,其物理水平究竟如何?
想到这里,普朗克很想读一读这个中囯人投稿了一篇什么样的论文,尤其内容还是关于光量子的,毕竟对于量子物理来说,他可以称得上是开山祖师了。
于是普朗克抬起头问仍在办公室里逡巡的学院秘书:“最近收到给《物理学年鉴》投稿的论文在哪里?有没有从远东寄过来的?”
*****
【1】笔者注:拉马努金,是英属印度史上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沉迷数论,尤爱牵涉π、质数等数学常数的求和公式,以及整数分拆。惯以直觉(或称为数感)导出公式,不喜欢做证明,而他的理论在事后往往被证明是对的。他所留下的尚未被证明的公式,启了几位菲尔兹奖获得者的工作。
与此同时,公共租界僙浦路,德国驻沪总领事馆内。
德国驻沪总领事悌尔今天难得起了个大早,因为他昨天约了一位客人今早共进早餐。
这位神秘的客人不是别人,正是这两天在仩海滩洋人圈子里风头正盛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悌尔并没有像其他国家的同侪那样,参加昨天在工部局举办的相对论讨论会。
德国国内的反犹运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他一个地道的正三色旗老日耳曼人,自然也不愿意去参与由犹太人主导的讨论会,只能提前和爱因斯坦这位大科学家另约了个时间。
其实爱因斯坦现在是瑞士人,只不过如今相对论的声名鹊起,爱因斯坦又新得了诺贝尔奖,再加上爱因斯坦最近十几年一直在德国国内工作,这才让德国又重新把这个人才归为己有。
关于爱因斯坦的国籍,他自己曾在相对论得到证实后,对《泰晤士报》的记者讲了个细品十分心酸的笑话:“如果相对论搞砸了,那么德国人一定会说自己是瑞士人,而瑞士人则会说自己是犹太人。”
这个早餐吃得很沉闷,主要是因为一个官员一个科学家,实在是很难找到什么共同话题。
两个人天南海北交流着无用的信息,直到悌尔也未能免俗,问出了如今很流行的一个谣言:
“博士,在这个世界上,如今真的只有一打(十二个)人懂相对论吗?,除了您之外,剩下的那十一个人都是谁?”
爱因斯坦笑了笑,道:“这只不过是人们夸张的说法罢了,实际上,一个人只要有大学水平的数理基础,就基本上都能看懂相对论里所讲的内容。昨天的讨论会上,就有一个中囯人也能对相对论侃侃而谈,在我看来,他的水平已经很高了。”
简介关于辅娇妻爱种田现代研究农业的研究生和美食爱好者苏沐,无意中穿越到一个不存在的历史,一个小山村苏沐身上,一睁眼就要嫁人了。而且嫁的人家里也不富裕,而家里唯一的存款还拿来娶了原主。当看到男主时,苏沐决定了,留下来,攻略男主,可是当她以为男主有喜欢的人,准备离开时,这位霸道的辅大人却拦住她的去路你不打算负责吗?你已经有喜欢的人了,那我就给你们腾位置,放我离开吧。不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喂,你也太无理了苏沐气得直蹬脚。...
爸,我闯大祸了。怎么了儿子,你违法犯罪了?我我欠了高利贷哦,跟钱有关啊,那没事了。苏念???我爹…真的成龙了!本书为治愈系都市日常爽文,带你体现富二代的人生...
作为曾经的京剧第一名伶,林谦一朝醒来,现自己浑身是血,手里被塞了一把破吉他,还要去参加一场地下摇滚比赛他整个人都不好了,还能咋的,凑合上呗。谁料一不小心,就唱成了开创古典京剧与现代摇滚融合的先锋,一不小心,就把整个流行音乐界给征服了。重生之第一名伶...
简介关于都重生了,谁还做普通人啊(重生官场扶爹上位商海争雄)陈阳先生,可以冒昧的问一下,您现在到底有多少财富吗?你所能看见的,你所知道的,你所能想象得到的地方,都是属于我的。前一世,陈阳被害的家破人亡,一生为复仇而活,最终却落得惨死的下场。这一世,除了让仇人生不如死,陈阳只想扶爹上位,做一个横行霸道的级纨绔。...
晋江VIP20230720完结总书评数7620当前被收藏数18548简介姜柔身段娇软长相绝美,想当老姜家上门女婿的男人络绎不绝。最后姜家挑了有四个兄弟穷得叮当响的沈城东入赘。在结婚当天,姜柔意外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本书中的无脑女配。活这一生只为了给样样优秀的大姐当对照组。据书中介绍,沈城东和她结婚三年在姜家当牛做马,两人相敬如冰。后因三年无子,被姜家父母教唆离了婚。离婚后,沈城东一路开挂成为华国首富,而她改嫁变态男悲惨一生,还成了大杂院里茶余饭后的笑话。瞧着男人肩宽窄腰的高大身材,姜柔沉默一瞬,全当无事发生她心想三年后的事现在考虑那么多没用,还不如趁着年轻享受一天是一天呢~只不过,这小日子还没享受几天,她肚子却大了姜秋雨在十岁那年重生了,上辈子她妹妹姜柔聪明漂亮,过得比任何人都好。而她碌碌无为,一生平庸。重活一世,她要抓住所有先机,绝不能让姜柔比下去!首先,她要想办法上大学。之后,家里赘婿,她抢先一步嫁入富裕家庭。本以为妹妹没了上辈子的学识和机遇,这一生必定不易。结果,兜兜转转姜柔仍嫁给上辈子呵护她一生的男人,还成了华国最美播音员。反倒是她,被骗破产还离了婚,过得比上辈子还惨。ps①大杂院赘婿养娃吃瓜甜蜜日常。②娇软美人×宠妻狂魔。③男女主是土著,女配重生,不是亲姐妹。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书爽文年代文主角姜柔,沈城东(叶承)┃配角┃其它一句话简介土味夫妻在大杂院养娃吃瓜撒狗粮立意幸福快乐每一天。...